區塊鏈資產主要存在價格風險,法律風險,技術風險和運營風險。
第一章:本質

區塊鏈資產是基于比特幣和區塊鏈展開的。
比特幣和區塊鏈,其實是沒法分出先后的,從人們認知的概念順序上來講,是先有比特幣,后有區塊鏈的,但是區塊鏈是一種底層技術,因為有了區塊鏈技術,才產生了比特幣。
那么區塊鏈資產的簡單定義呢就是,基于網絡存在的,能夠通過網絡傳輸的一種數字資產。
怎么理解呢?首先它是基于區塊鏈這種網絡結構產生的,而且它可以直接進行點對點的傳輸,這是它最基本的一個特點,也是和其他數字資產有區別的一個特點,比如我們用支付寶進行轉賬,我們也是在支付一種數字資產,但是這種數字資產需要有一個第三方的中介機構做為信用中介,才能實現價值和流通,而區塊鏈資產則不用第三方機構的介入,兩個人就可以實現點對點的支付。

09年比特幣出現,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加速,區塊鏈資產種類更加豐富,規模快速增加。根據劍橋的數據,截至2017年9月初,全球約有500萬人在使用數字貨幣錢包,但是數字貨幣用戶滲透率僅為0.1%,所以數字資產行業潛力還是非常大,今天能聽我們課程的小伙伴都是很早認識區塊鏈并且可以獲得自己的區塊鏈資產的,以后大家肯定會慶幸自己這么早就進入這個區塊鏈世界挖掘財富的。
區塊鏈本質上是權益物化的一種形式,我們可以在深入理解這個概念之前呢先舉幾個例子看一下幾種典型的區塊鏈資產到底是怎么來的,它代表了什么意思。

我們首先舉一個例子,就是ipfs,ipfs全稱是叫星際文件傳輸系統,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成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文件存儲系統,在這個系統之上,不同的人可以在網絡上實現文件的共享,想用這個文件的人可以讀取和使用別人的存儲系統中的文件,但是需要讀取和使用這個文件,可能需要給文件存儲方幾個代幣。那么你擁有代幣,就相當于在這個系統場景下,擁有對某個文件的閱讀權和使用權。

第二個例子是kik,kik是加拿大比較流行的一個社交軟件,類似于中國的微信,之前它創造了一種點卡,希望用這種點卡把免費社交的模式改造成付費社交,這兩種模式之間的意義咱們在此不做過多的探討,它擬通過發行kin代幣,可以表達參與這個社交系統的每個成員的的某些權力,比如說,他加入某些群組的權力,對某些觀點表示認同或者反對的權力。通過代幣,就可以將用戶在社交平臺上表達和使用的權力進行物化。
第二章:特征

所以說區塊鏈資產實際上是一種特定場景下的使用權,它表現的形式實際上就是一個私鑰,就是一串密碼,私鑰和密碼的區別就是在中心化的場景下,私鑰一旦丟失,是沒法找到的,私鑰即代表著你對這個東西的擁有權,私鑰獲得的方式有兩種,一種就是挖礦,一種就是購買,挖礦并不僅僅指pow模式下的,而是指比較寬泛的,在像pow,POS,dpos等各種共識機制下通過獲得新的區塊的打包權而獲得代幣獎勵的方法。購買就比較簡單了,就是在像幣易這樣的交易平臺上,直接購買數字貨幣。

基于以上兩個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區塊鏈資產是兩種屬性的結合,哪兩種屬性呢?首先我們能看出來的是它有一個明顯的技術屬性,每一個區塊鏈資產它是基于特定的代碼和數據庫存在的,比如說剛才說的ipfs,它必須通過特定的代碼才能生成。第二個是它的經濟屬性,前面說到區塊鏈資產的價值支撐實際上是一種使用權,那么它就有排他性,是你的就不是他的,而且基于區塊鏈資產可以形成一種生產關系,比如說剛才說的代幣的交換,像權益,服務,代幣的交換,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非常特別的經濟激勵機制。
第三章:好處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區塊鏈技術實際上是把一種全新的權利或者說是一種全新的資產給它實現資本化,這一點我覺得是區塊鏈對當前經濟非常大的一個意義,我們知道在過去的20年中國經濟的宏觀增長中,房地產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那么房地產的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土地資產通過招標競拍的方式進入市場,就是資產變成了資本。僅僅是土地資產一項,支撐了中國經濟發展了這么多年,那么做一個不太恰當的簡單的類比,區塊鏈可以把多種場景下的使用權物化,雖然它是以數字的形式出現的,但是它畢竟是一種新的大類的資產,當這種新的大類的資產能夠加入到宏觀資產當中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大量社會財富創造的時機,也可能是社會財富進行重新分配的時機。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簡單總結一下區塊鏈資產的幾個好處。
首先它可以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和共享經濟的結合上,怎么理解呢?大家知道共享經濟最典型的是共享車,共享房,這是一種比較外在,比較宏觀的形式,房子車子的產權屬性都是非常明確的,那么基于區塊鏈技術呢,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把硬盤,文件也可以共享,獲得收益,也就是說,區塊鏈可以將共享經濟的范圍做極大的延伸和擴展。
第二個好處就是技術紅利,怎么理解呢,我們舉個例子,火幣平臺上有一個幣叫smartmash,是一個無網通訊的技術,無網通訊的技術本身已經比較成熟了,比如說是在沒有網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兩個手機在50米之內傳輸信息,但是它沒有更大的作用,那么基于區塊鏈技術這個項目設計了一種代幣激勵機制,在一些特殊的裝置或者軟件配合的情況下,給他們的主人支付一定的代幣,讓這些軟件或裝置成信息傳遞的中介,這樣在沒有網的情況下,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更更遠的范圍內傳播信息,所以它就實現了純技術向商業模式的轉化。
第三點就是它的流動性,這個是區塊鏈資產非常大的特點,也是比較受爭議的一點,怎么理解呢?大家知道區塊鏈資產是上鏈的,上鏈之后可以在短時間內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這就是這個項目的資產獲得了全球流動性,對比一下傳統金融的全球流動性,一個企業從成立到獲得全球流動性,就是在國際市場上市,非常有幸的話也得十幾年時間,而區塊鏈項目發了代幣的話最快可能十幾分鐘實現流動性。這一點既是它的優點,實際上也是它的一個缺點,這一點咱們在這里重點提一下,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一個資產的流動性溢價過高,已經超過這個資產本身的使用價值,實際上風險是大于益處的,特別在區塊鏈資產這類剛剛誕生之初,人們對它的風險認識不足的時候,這個流動性反而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這也是各國政府對區塊鏈項目進行管制的一種考慮,例如中國對ico嚴厲打擊。
第四章:風險

接著說風險,由于它的高流動性,所以它相應的風險,表現為價格風險,比如說容易被炒作,還有法律風險,除了這來那個方面以外,還有技術風險,技術風險本身從買幣到存儲,到交易還是需要一定的計算機使用基礎的,如果操作不慎,把秘鑰丟了,就損失慘重了;從技術本身來說,區塊鏈技術還處在一個初期發展階段,存在很大風險,比如說資產被盜,錢包被盜,一些程序的安全漏洞等,這些方面真實的例子都非常多。還有一個是運營風險,我們看到一個區塊鏈資產是和一個特定的場景是結合的,特別是應用類的資產,這些項目往往處于早期階段,相當一部分項目還處在白皮書階段,代碼都沒有公開,也沒有完成,這個資產的使用價值還沒得到體現,那么這個項目到底能不能開發成功,這個風險還是很大的,即使是類比傳統企業的創業階段,區塊鏈資產的這種風險也是更大的。
總結一下,區塊鏈資產主要存在價格風險,法律風險,技術風險和運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