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QuarkChain 創始人周期介紹,QuarkChain 是一種可多次分片的雙層鏈
區塊鏈,專為解決區塊鏈擴容問題而生。
“第一層為分片層,用于交易記賬; 第二層為一條根鏈,用于確認分片中的交易。在不影響根鏈的情況下,分片層的分片數目可以動態增加,從而來提高系統的整體吞吐量。”周期甚至表示 QuarkChain 可以實現每秒十萬級甚至更多的 (100,000+ TPS) 鏈上交易處理能力。
周期表示,相對于技術成熟的單鏈結構,雙鏈雖然在實現方式、共識機制上面可能并不成熟,但其優點卻在于它的前景非常廣闊,一旦在工程上能夠實現,將對
區塊鏈技術帶來極大的突破,同時也將大大拓展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比如
以太坊現在的吞吐量上不去,這就意味著那些需要高吞吐的應用在以太坊上的實現成本將非常非常高,而 QuarkChain 則有望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QuarkChain 的雙鏈分片思路雖好,但市面上有類似思路的
區塊鏈項目其實并不少,比如以太坊其實也在計劃利用雙鏈分片的技術對以太坊原有單鏈系統進行升級改造。QuarkChain 面臨著極大的競爭壓力。
對此,周期表示 QuarkChain 的優勢其實就是開發進程快,更有可能掌握市場先機。“由于以太坊的升級改造需要兼容現有系統,所以開發難度會比較大,以太坊方面曾甚至表示需要 3 到 5 年才能做出來。而我們則沒有這方面的約束,因此走得會比較快 。”周期表示目前 QuarkChain 的工程原型已經成型,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的細節完善宮鎖,并計劃 18 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線。
當然,除了沒有兼容原有系統的包袱之外,周期介紹他們之所以進展迅速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擁有高數據吞吐量的中心化系統的工作經驗。“我曾先后就職于 Facebook 與 Google,并從事高性能、大規模并發系統相關的工作,在中心化系統的研發方面有很多經驗,而這些經驗可以讓我們知道哪些中心化系統的技術可以移植到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哪些技術又是與去中心化系統絕不可兼容。”周期表示像他這樣擁有 Facebook 與 Google 這樣百萬級、千萬級吞吐量系統開發經驗的開發者,在區塊鏈圈子內其實并不多。
另外,“雖然雙鏈分片設計已經得到了業內普遍認可,但在具體實現方面,大家的方法則可能千差萬別。不同片之間如何交互,如何保證安全?在這些方面,我們其實也做了很多創新,跟其他人的雙層鏈思路并不一樣。”周期表示這也歸功于其在 Facebook 與 Google 的工作經驗。
除了高效,還要安全
在傳統區塊鏈中,安全與效率一直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越去中心化就越安全,但效率也越低;越中心化則效率越高,但安全性反而會變差。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能提高系統效率,這是行業一大難題,對此,周期表示他們已經在跨鏈或者跨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使得 QuarkChain 可以非常安全有效地支持各種交易。
“為了確保交易的安全性,QuarkChain 基于博弈論框架設計了一個用于激勵礦工工作并合 理分配算力的機制,其中至少 50% 的全網算力將分配到根鏈上,以防止可能的雙花及惡意挖礦等攻擊。”另外,周期表示目前區塊鏈內的礦機主要有兩種芯片,一種是 ASIC,一種是普通的 GPU,ASIC 芯片由于性能比較高,容易出現算力過于集中的中心化問題,這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想相違背,同時對系統安全也會造成威脅。對此,周期表示他們還將采用抗 ASIC 的算法,防止算力過于集中。
周期表示上述措施可以保證主鏈上的安全,而在分片的安全性上,周期則表示他們將采用一種技術使得黑客要想攻擊分片,就必須同時攻擊主鏈。“這將大幅度提高攻擊成本,以至于黑客放棄攻擊。”周期如此表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