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里,
比特幣給中國
內蒙古以煤炭為主要動力的電網增加了很大壓力。現在,中國內蒙古正在削減比特幣挖礦。上周末,省級官員宣布禁止再出現新的比特幣和其他
加密貨幣采礦企業,并關停現有的采礦活動,減少電力消耗。
加密貨幣采礦要耗費大量
能源。一項研究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挖掘比特幣并不是真正進行采礦,而是通過解決復雜的數學密碼難題來創造新的比特幣,這一過程消耗的煤炭和整個新西蘭的一樣多。據這些研究員估計,比特幣挖礦的用電量約占全球總量的0.5%。
全球將近一半的比特幣采礦發生在中國。由于內蒙古的能源價格極低,因此許多比特幣礦工都專門在那里投資建廠。內蒙古是中國第三大礦業基地,然而,由于當地電網由大量煤炭供電,比特幣采礦導致了
碳排放激增,這不利于實現我國領導人提出的最遲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中國始終言行一致,為兌現承諾,中國地方政府立即制定新政策,降低用電量。在上周四發布的規則草案中,內蒙古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提議立即全面停止開采新的比特幣,并在4月底之前全面終止現有項目。該規章的公眾意見征詢期持續到3月3日。
中國正為節能減排不遺余力,該計劃的內容是將能源強度即單位經濟增長所消耗的能源量(顯示經濟的能源效率)同比2020年降低3%。為實現此目標,內蒙古政府還計劃停止批準該自治區內其他需要大量能源的新項目,如新的
鋼鐵、甲醇和焦炭項目(燃料中的焦炭碳含量很高)。
內蒙古停止加密貨幣采礦的政策其實非常有益,并且廣受歡迎。但是要真正控制加密貨幣采礦領域的能源影響,就需要進行更大的改變。加密貨幣在設計上是能源密集型的,因為它需要不斷地挖掘新代幣并運行計算機來解決技術難題,最終達成交易。
區塊鏈的運作方式可以確保每個比特幣都是獨一無二的,從而防止多次使用同一個硬幣進行采礦。但是這雖然保障了其安全性,也使碳強度居高不下。加密貨幣采礦的替代產品,例如權益證明(與當前的工作證明相對),可以減少用于解決難題的計算機數量,進而減少碳排放。但最終,比特幣的碳排放問題與污染為世界上大多數電網供電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這個更大的問題有關。
將比特幣挖礦使用的電網電能更多地過渡成可再生能源,這必將降低比特幣的碳強度。但老實說,世界上已經有足夠多像供暖和住房這樣的重要部門需要脫碳了。世界使用的能源越少,制造足夠的可再生能源為世間萬物供電的過程就越容易。加密貨幣雖然很穩定,但我仍然認為比特幣用處不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