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抽個時間跟大家說一下光伏發電項目開發CCER項目獲得碳收入的事兒。
今天趁著周六,趕緊完稿。起因有幾個,
一來很多朋友們加我微信問過我一些開發CCER項目,特別是光伏發電項項目開發成CCER的事兒;
二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CCER項目要重啟的消息,光伏項目可以開發成CCER后減排量用來賣錢的預期;
三來,節前拜年的時候,和一位無論是審核年限還是審核經驗都令我尊敬的大哥聊起他對CCER項目未來的看法時,他對于光伏發電CCER項目的一些想法反饋我覺得是應該及時和大家,特別是關注光伏碳減排收益和CCER項目的朋友們分享的;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讓我盡快完成本文的主要原因,在某個主流搜索引擎網站搜索關鍵詞:CCER+光伏項目+收益,反饋超過1百多萬條結果(下圖),看標題就明白基本都是傳遞一個信息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開發成CCER項目,獲得賣碳收入!

碳主一看,這都超百萬條結果了,那豈不是全民都形成共識了,等CCER機制重啟后,光伏發電的項目就是等著收錢了嗎。
當在同一個搜索引擎網站中僅搜索關鍵詞:光伏發電,的時候,才反饋了1,160,000條結果,僅比上面1,050,000條多的數量有限。

炒過股(當過韭菜)的朋友們都知道,預期太一致不是好事兒。
所以,重任又落到碳主身上了,我得用簡單的方法把這個事兒跟大家聊透了,這個事兒就是:
等CCER機制重啟后,是否所有的光伏發電項目都可以無腦地開發成CCER項目獲得碳減排收益?
我開始講。
你們知道國內第一個正式成為主流碳減排機制項目的光伏發電項目是哪個項目嗎?
2011年1月份,Project 4082 : Kunming Shilin Grid-connecte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成功注冊為CDM項目。在這個項目注冊前,國內CDM市場從項目數量上看基本都是被風電與水電占據著。
考慮當時的開發周期時長,2011年1月份注冊的話,應該是2009年開始開發的項目。這與國內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發展歷史也能對的上,2009年7月份三部委聯合推出的光伏金太陽示范工程正式大規模的推動了商業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的發展。
從2011年開始,陸續大幾十個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注冊成為CDM項目。
你們知道這個項目的上網電價預計多少錢嗎?根據當時注冊文件,是4元/kWh(含稅)。那單位靜態總投資是多少呢?是50元/W。
各位先記住這兩個數字,我們接著往下聊。
知道了第一個光伏并網發電CDM項目,我們看最后注冊的一批光伏并網發電CDM項目。
碳主根據CDM官網搜索功能從注冊時間和有公示IRR計算表的兩個維度確定了最后一批代表不同地區的光伏并網發電項目。
它們是:
12年12月份注冊,江蘇省,Project 9305 : Hanergy Pizhou Solar PV Power Co., Ltd 30MW PV Power Station Project
12年12月份注冊,新疆自治區,Project 9052 : Datang Hami 20MW Solar PV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Phase One Project
12年12月份注冊,陜西省,Project 8787 : Guohua Yulin Jingbian 20MWp Solar PV grid 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12年12月份注冊,青海省,Project 7360 : Qinghai Henan 20MW Solar Power Project
12年12月份注冊,寧夏自治區,Project 8632 : Ningxia Taiyangshan Phase II Grid-connected 20MW Solar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
13年11月份注冊,甘肅省,Project 9788 : Liangzhou District 50MWp Grid-connected Solar PV Power Project
14年5月份注冊,內蒙古自治區,Project 9955 : Inner Mongolia Chayouhouqi Hongmu Phase I 20MWp Solar Power Project
截至2020年底,各省累計光伏裝機(萬千瓦)及占本省電力總裝機比重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知,碳主摘出來的這些最后注冊的CDM光伏發電項目基本都是國內光伏裝機占比較大的區域,也就是你們以后大概率要開發的項目來自于這些區域,具備演示代表效果。
光伏發電的電價、建設成本、運營成本與運行小時數,是投資光伏發電項目時我們要參考的重要財務指標內部投資收益率IRR影響最大的四個參數。
眾所周知,光伏發電的電價與建設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幅度驚人,而運營成本雖然整體增長,但是幅度還好,加之通過查詢國家能源局網站信息,感受到全國整體光伏發電年運行小時分數變化幅度不大,因此這里分析時不考慮運營成本與運行小時數對結論的影響。
碳主把上面7個項目注冊時提供的電價、建設成本、IRR再與現在整體數據做分析后總結如下表。

注釋1:上表中測算用的當前電價用的是下面2019年的上網電價(地面集中式)。
注釋2:上表中用的測算投資成本約4.5元/W來源于下圖(CPIA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注釋3:雖然2020年光伏電價政策也出來了,但2020年光伏裝機成本數據還沒看到,所以就同時采用2019年電價與投資數據進行的測算。
從上面圖表中可以看到把2019年電價與成本代入當初注冊時公示的IRR計算表后,不同項目IRR測算結果不同,有的下降了,有的上漲了。對于IRR計算而言,簡單說電價下降會導致IRR降低,成本下降會導致IRR提高,當電價與成本都下降時,對于不同的項目IRR影響不同,作用后的結果有的下降,有的上漲。
對于高于8%的IRR,用粉色做了標記,因為IRR高于8%(基準收益率),可簡單理解為項目開發不成CCER項目。另外還有兩個項目IRR接近8%了,意味著非常危險了,畢竟開發CCER項目論證時還有重要的一環敏感性分析還是要做的。
到現在,碳主覺得上面非常簡單的測算方法應該是把我想說明的事情說清楚了吧,就是即使CCER機制重啟了,也不是所有的光伏發電都可以輕松地開發成CCER項目獲取碳減排收入了。換言之,現在開發難度、交易難度與審核難度都加大了,在接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比之前多費些精力進行分析確認工作了。即使CCER機制今年真的重啟了,相較于2016年都過去好幾年了,有些數據真的變化不小。
這里稍作幾個解釋,首先CCER項目是2017年初暫停的,如果按照暫停時注冊的CCER項目做測算會更好一些,畢竟除了電價和投資這些主要影響IRR的因素外,還有運營成本和發電小時這兩個主要影響因素及其他計算IRR時的基本數據用CCER項目的話會更貼近現在的情況。但是CCER項目注冊是沒有公示IRR計算表的,考慮到IRR表的設計與編制是非常有技巧的一個事情,所以碳主沒辦法用不公開的IRR表而僅用CCER項目注冊文件中的數據去進行測算演示。
我相信很多咨詢服務商手里都有很多開發過的CCER項目,你們自己進行一個簡單的測算就行了。
還有就是如上面說的,IRR計算表是個非常有技巧的計算表,所以本文用到的測算碳主盡量還原計算過程,但確實時間緊張,做不到把這些項目不同的IRR表相互連著的公式都捋一遍,僅以闡述方法與想法為主了。
最后,還記得我們第一個光伏發電CDM項目的電價和成本嗎,4元/kWh與50元/W,經過10年的發展,現在的電價與成本僅為當時的10%了,碳主一想到這個就唏噓,這十幾年大家是怎么在敏感性分析時確認成本不會下降這么大幅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