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標準制定流程上來看,不論是國家標準還是國際標準的制定,都是一個有固定流程的漫長進程,需要多方參與并進行長期討論。前期研究、可行性與必要性論證、標準預研、標準立項、起草修訂和發布實施等階段均不可或缺。
對于國家標準來說,在標準立項之后,即進入標準的研制階段,起草單位需要形成各階段標準草案,面向標準涉及的部門、企事業單位或行業專家征求意見,之后提交管理部門批準,公示最終實施;對于國際標準來說,全球標準化組織 ISO給出了詳細的標準發布安排,分9個階段進行立項、制定、發布、撤銷(如下表1-1)。因此,完善標準體系、爭取標準制定的主動權不能依靠壓縮標準制定時間,不可操之過急,而應該提前布局、盡早論證、及時啟動。
放眼全球,
區塊鏈標準的國際賽道競爭激烈,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制定本國區塊鏈標準,國際標準的制定也已經啟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表1-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制定流程
資料來源:01區塊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網站
澳大利亞標準局在2016年4月就呼吁制定全球 ISO 區塊鏈標準,并被ISO任命主導創建統一的
區塊鏈技術方法;2017 年 4 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了日本區塊鏈標準具體的評估方法,其中包括了32個區塊鏈技術指標……
如此情況下,中國自然不能在標準制定中掉隊。2018年,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表示,中國曾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準等方面吃過很多虧,如今在區塊鏈方面,中國甚至已站在世界技術前列,要牢牢把握自己的話語權。
現如今,在區塊鏈標準制定進展上,中國和國際組織、其他主要國家基本一致,在國際標準制定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未來需要及時填補國內區塊鏈細分領域標準空白,盡快推動形成國內行業共識,在國際區塊鏈舞臺推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