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由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發起、中國工商銀行回函的首筆全流程自動化電子函證成功落地中國銀行業協會銀行函證
區塊鏈服務平臺。該筆業務由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于1月29日向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發起,被審計企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屬公司當天通過中國工商銀行企業網銀完成授權,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于次日通過內部數據湖和函證處理系統自動抓取數據并完成回函,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同步收到回函并下載解密。該筆業務全程耗時不足30小時,相較于手工紙質函證平均5—15天的回函時長,極大地縮短了函證處理時間。
該筆函證業務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業務高效,由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與中國工商銀行函證處理系統采用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直連方式回函,實現了線上處理銀行函證的申請、分發、授權、回函等全流程自動化處理,明顯加快了函證處理效率,有效解決了傳統紙質函證模式的多種弊端,減少了會計師事務所、銀行和被審計單位的人工介入,增強了業務風險管控,降低了數據錯漏、泄密和舞弊風險。二是數據可信,平臺采用了“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底層
區塊鏈技術,確保了函證業務流轉過程的各階段留痕可追溯、不可篡改,有效提高了函證公信力。三是信息安全,在傳輸過程中,對函證文件進行了兩次加密,除非持有密鑰,否則任何一方均無法查看,保證了函證信息不外泄。四是流程規范,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只保留了該筆交易的傳輸流轉信息,不保留函證數據信息,注重信息的隔離與保密,可有效確保商業銀行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數據安全。
2020年8月,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財會〔2020〕12號)明確要求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研究推動函證數字化建設工作。中國銀行業協會根據文件要求和各會員單位訴求,在銀保監會、財政部等監管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攜手各方,搭建了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平臺秉承“業務高效、數據可信、信息安全、流程規范”的設計原則,可實現整個銀行函證流程的線上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有效提升審計工作質量,防范化解
金融風險,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建設。
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已于2020年12月通過了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組織的試點評估工作。中國銀行業協會于2020年12月18日順利召開了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發布會暨簽約儀式,宣布平臺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平臺正式對外發布,填補了中國境內電子函證平臺的空白,對銀行函證數字化建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截至目前,境內已有100余家商業銀行和數十家會計師事務所明確申請加入平臺。下一步,中國銀行業協會將在首筆業務落地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更多銀行及會計師事務所盡快上線運行,穩步擴大試點實施范圍。嚴格按照監管部門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平臺試運行及試點工作,加強對商業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接入輔導,確保平臺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同時,中國銀行業協會將按照《關于銀行函證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0〕110號)等文件要求,切實履行自律管理職責,穩步開展銀行函證業務集中處理公示和風險評估等各項工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