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大部分省級地區兩會已經陸續召開,不完全統計發現,已有超10個省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及
區塊鏈,主要出現在今年工作安排及“十四五”發展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中。各地兩會是觀察中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歐科云鏈研究院認為,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對區塊鏈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未來一年乃至多年的產業發展趨勢,主要有三點:
第一,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布局,越來越具體,行業落地正在加速。以
北京為例,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0年主要任務,對區塊鏈發展重在大方向及基礎鋪墊,“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5G、半導體、新
能源、車聯網、區塊鏈等領域”、“建立以
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開展‘秒批’‘無感審批’等智能場景應用,實現更多事項全程網辦、1000項事項移動端辦理。”
到了2021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建設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加快
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數據一體化開放服務平臺建設”、“壯大信息技術、健康醫療、智能制造、區塊鏈和先進計算等優勢產業規模”。
區塊鏈技術在2019年10月被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4月被納入新基建,此后各地加速集中落地區塊鏈發展政策,該產業從政策層面,建立了發展基礎。雖然,區塊鏈截至目前尚未廣泛走進大眾視野,但是包括在政務、
金融、
公益、藝術等領域已經悄然推廣運用。去年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區塊鏈+政務服務”已落地140個具體場景應用,實現“鏈”享數據減材料、“鏈”通業務省時間、“鏈”上服務促復產,平均減材料40%。
第二,北京產業規模優勢明顯。在區塊鏈發展上,北京一直領先,兩年前公布的第一批境內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中,北京的企業項目有63項,數量最多,隨后的
廣東、
浙江分別為47和24。近期公布的2020年中國區塊鏈百強榜上榜企業分屬國內23個城市,北京共有37家企業上榜,繼續占據首位。
從政策層面,去年6月,《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主要目標,到2022年,把北京初步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范高地、產業發展高地、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區塊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北京方案”,建立區塊鏈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互動的新體系,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培育區塊鏈技術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形成研發創新及產業應用高地。建設北京市區塊鏈重點企業名單庫,做好服務和技術推廣。
第三,西南部區塊鏈發展勢頭強勁,尤以
云南突出。在目前西南部多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包括
四川、
重慶、云南,都提到了區塊鏈內容。四川今年工作安排中,實施數字經濟賦能升級工程,促進5G、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芯屏端軟智網”全產業鏈發展。重慶,將建設重慶數字經濟(區塊鏈)產業園、合川網絡安全產業園等軟件名園。
云南尤為積極,政府工作報告中5次提及區塊鏈。在2020年,云南在區塊鏈動作密集,正式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區塊鏈溯源商品碼“孔雀碼”,成立全國首個省級區塊鏈中心。16個州市建成區塊鏈服務網絡城市節點,建成一批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旅游、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在今年加快“數字云南”建設中,云南將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刷臉就行”“掃碼亮碼”等集成創新,拓展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應用場景,布局一批高水平數字產業聚集區。建立多語種信息數據中心,打造全國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
據歐科云鏈集團副總裁胡超介紹,隨著各地政府促進產業區塊鏈發展政策的落地執行,區塊鏈與各地的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呈現了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地方產業通過區塊鏈技術賦能實現崛起。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互聯時代,區塊鏈技術憑借去中心化、可追溯、安全可信等優勢,有力支撐制造業創新企業迅速跨越鴻溝,實現指數級增長,形成以技術創新為先導的新商業業態。
歐科云鏈研究院是歐科云鏈集團旗下研究機構,主要研究內容圍繞區塊鏈產業領域展開。歐科云鏈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產業集團,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在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 10 余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公室,業務覆蓋180余個國家和地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