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Szabo 于 1996 年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約的 概念:一個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約定,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約定的協 議。
區塊鏈為智能合約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不可 篡改、公開透明的運行環境,使得智能合約無需信 任第三方即可根據預設合約協議自動執行。目前針 對智能合約的研究主要圍繞智能合約虛擬機、智能 合約升級、鏈下數據可信喂養等方面展開。
智能合約虛擬機可以分為兩大類:自主可控的 虛擬機,如
以太坊虛擬機(EVM);使用現有成熟 的編譯運行環境的虛擬機,如 Java 虛擬機(JVM)。使用現有成熟編譯運行環境的虛擬機運行效率較 高,但不可控因素較多,而 EVM 等自主可控的虛 擬機當前的運行效率還存在較大問題。目前的研究 工作主要有 Solidity 編譯器的優化、適合智能合約 的 Web 程序集(WASM)執行環境研發等,上述工 作均處于早期研究階段。
智能合約是現實世界契約的計算機化交易協 議,在智能合約的開發過程中,開發者無法將所有 情況考慮在內,當鏈上的智能合約沒有按照預期運 行時,就需要升級智能合約,并且對智能合約的行 為作出解釋。Corda 提出將合約法律文本與代碼結 合存儲于鏈上,當合約代碼發生未預期的行為時以 法律文本為準,但仍缺乏代碼可升級的靈活性,因 此一套可升級且可解釋的智能合約完整方案是智能 合約大規模應用的關鍵所在。
智能合約存在于區塊鏈空間,與鏈下真實世界 活動相關聯是其大規模應用的前提。Oraclize 將智 能合約與 Web API 通過加密證明鏈接起來,使得智 能合約無需額外的信任,即可獲得現實世界的真實 活動數據;IC3 提出可信數據喂養系統 Town Crier (TC),通過英特爾最新可信硬件 SGX 向智能合約 提供認證可信以及機密性數據。然而,現有的可信 數據喂養解決方案靈活性較差,如 Oraclize 需要將 整個 https 請求響應返回并且依賴于鏈下的中心化 服務器,TC 無法支持代碼的更新,需要研究新型 靈活、可信的數據喂養方案以滿足智能合約對鏈外 數據的喂養需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