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問題是制約
區塊鏈技術未來大規模應用的 重要瓶頸之一。當前應用廣泛的公有鏈(如
比特幣、
以太坊)和
聯盟鏈(如超級賬本)都無法支持高頻 交易的場景,在吞吐量方面與高頻交易(如支付、 大規模
物聯網)的實際需求存在幾個數量級的差距。為了彌補這種差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開 展了高通量
區塊鏈技術的研究。
不同于已有的很多性能優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 協議和算法層面 [2~4],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 所高通量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聚焦于底層架構層面的 技術突破,包括區塊鏈基礎架構以及承載區塊鏈系 統的硬件架構。首先,在區塊鏈基礎架構上,通過 構建交易圖譜,將原始區塊鏈切分為很多切片,并行處理不同分片的交易記錄,片內共識使用流水化 技術優化共識效率,并通過隨機輪換記賬節點集合 機制,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保障安全性。對于跨切 片的交易,設計了 InterChain 跨分片通信架構,通過分片網關和互聯鏈節點的協同實現交易 的跨分片通信。其次,在硬件架構上,針對現有通 用計算架構效率不足,而專用芯片僅針對特定算法 應用范圍有限的問題,提出支持自定義算法的專用 芯片架構,通過抽象各類共識、驗證簽名 算法的計算內核,設計基于松耦合計算內核的芯片 架構,并利用區塊鏈算法本身的容錯性,簡化功能 單元設計,從而提升計算通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