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在短期迅速爆發,逐利者眾,監管真空更加劇了市場的脆弱性。信息和籌碼被少數人操控、跟風小白散戶居多……當所有人都入局這場堪稱瘋狂的游戲,獨立評級方相繼現身,開始發掘項目真相,市場自治逐漸萌芽。
“評級”最初源于西方債券評級,知名機構對國家、金融機構和公司評級,揭露其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評級越高,債券越安全,但相應的收益也越低,如若債券評級被下調,厭惡風險的投資者就會拋售債券。所以,高收益債券實際上是被評為高風險的垃圾級別債券。股票分析師也會對上市公司股票進行評級,給出“賣出”“減持”“中性”“增持”“買入”的具體買賣建議。但區塊鏈項目既非債券,也因區塊鏈行業公司初創而與上市公司評級相去甚遠,因此評級一般結合團隊、白皮書、市場前景、代碼更新等方面綜合分析。
區塊鏈評級方團隊如何組建,具體標準何在?普通炒幣者、專業投資人如何看待項目評級?被評為高風險的項目方如何反應?火星財經(ID:hxcj24h)探訪幣市二級市場上下游諸多利益相關方,一探真相。
▇ 評級方:曾經一篇文章砸跌30億股價,但其實看不上砸盤
曾在今年3月初寫出《深度調查:莊家杜均》的資深財經媒體人范俊杰,與幫助印象筆記落地中國的首任市場總監、前小藍單車首席戰略官(CSO)一同成立了標準共識,對標世界三大金融評級方標準普爾。4月中旬標準共識評級上線,次日便將CDC、AWR、VEN、HSR、TRX列為極高風險的D評級。火星財經(ID:hxcj24h)私下問詢了AWR項目方,對方稱要以即將上線的產品說話,暫不接受采訪。
“D評級并非說項目不好,而是高風險,風險和溢價對等,比如歐美低評級債券對應著高債息。標普的存在本質上是幫助投資者去區別風險溢價,就是對方的還債能力。” 范俊杰對火星財經(ID:hxcj24h)直言,“大家可能覺得你們一下子就發布高風險評級的例子,是不是來砸盤的?說實話我真看不上砸盤。” 他去年的一篇文章讓某家上市公司股價跌了30億,卻并沒有多少成就感。
標準共識目前發布的評級報告不足十篇,范俊杰卻已經收到了很多投資人的好評,他把技術評級外包給一個孵化區塊鏈項目的資深技術團隊,金融部分則由從傳統券商的二級市場分析師們負責。
有著項目ICO服務背景的媒體鏈向財經也收錄了超過100個項目的盡調點評。去年中旬,鏈塔智庫在北京成立,其副總裁于睿從傳統VC轉投區塊鏈行業,他希望做一家能夠存在10年以上的公司。

深諳波士頓、麥肯錫的商業邏輯,也了解國內艾瑞咨詢借助互聯網趨勢,Talkingdata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崛起路徑,鏈塔智庫最終定位于區塊鏈行業數據服務提供者,團隊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全盤梳理了全球一千多個區塊鏈項目,最近也推出了區塊鏈行業數據報告和部分項目評級報告。于睿認為目前市場上的評級大多是分析師從主觀角度出發,分析團隊、市場和白皮書等,鏈塔智庫則是從數據出發,保證了相對的客觀中立。

自媒體“未來虛擬幣”幾乎和鏈塔智庫同時成立,今年2月行情一路走高,大炮評級也由“未來虛擬幣”改版誕生,至今陸續推出了近100份評級報告。大炮評級想做區塊鏈領域的穆迪,曾在阿里鉆研技術的王大炮找來前標普(S&P)亞太區副總監加盟。但因為年初的英雄鏈等事件,大炮評級曾被質疑為空氣幣站臺。創始人王大炮對火星財經(ID:hxcj24h)表示自己并不缺錢,“如果我們收費評級的話,團隊每個人都可以發一輛勞斯萊斯了。”
無獨有偶,比特評級也想做區塊鏈領域的穆迪,但其官網和微信卻不見評級報告身影。今年1月底,擁有47年歷史的美國獨立評級機構——韋氏評級(WeissRatings)也發布了74個加密貨幣評級報告,給予以太坊B評級,比特幣C+評級,一石激起千層浪,媒體爭相報道。甚至寶二爺夫妻檔《洋洋訪談》也在韋氏評級發布兩天后,在B站上傳短視頻《揭秘如何在韋氏評級報告中拿高分》。
相比普通自媒體,區塊鏈評級門檻有所提高,但搶灘者依然眾多。其中不乏“區塊律動”這樣以影響幣價為目標相對嚴肅的自媒體,而打著推薦優質幣種、評級旗號實則淪為收費營銷號的自媒體更不在少數。

而評級方ONE.TOP,更像一個基金,創始人張翔曾經做了十余年的媒體人,去年9.4后開始涉足評級,最新成立的ONE.TOP評級已經建立起早期項目篩選——由300人的資深技術和金融用戶組成的社群公投評級——推薦給投資人的完整閉環,很多項目評級僅限于社群內部分享,張翔曾操作最成功的項目,投資獲得了10倍收益。
▇ 炒幣者:大炮評級挺有名,后來有了信任危機
去年12月份,幣市癲狂,大批小白涌入,研一在讀的劉琦便是其中一員。
“無意間看到他的一篇評級文章,分析邏輯很好,也挖得比較深,就開始關注,之后微信新榜出了一個幣圈自媒體排行榜,才知道他居然這么有名。也可能因為大炮這個名字比較好記吧,我知道有好幾個評級機構,但能叫上名字來的就這一家。”
劉琦買了大炮評級評出的首個A級幣ADA,賺了一些。大炮評級創始人王大炮提到,大炮評級結果和幣價關系較小,但放遠了看,評級結果和幣的價值是一致的。而和劉琦同時入局炒幣的同齡人周松則不看評級,他緊追著幾位“預測比較準”的操盤手的指點,時刻緊盯盤面。
劉琦覺得美國的韋氏評級比大炮評級的分析更全面。“每個評級方側重點不一樣,相對來說,他們比較看中代碼更新和社群建設。”但硬幣資本合伙人Eric卻直言,“韋氏,他們就是湊熱鬧,瞎評”。
劉琦提到自從英雄鏈、太空鏈之后,眾人認為大炮評級在聯合項目方割韭菜,信任危機逐漸嚴重。王大炮對火星財經(ID:hxcj24h)回應稱,大炮評級并未對英雄鏈評級,只是進行了視頻采訪,試圖以此方式帶動觀眾了解項目詳情,而英雄鏈只是眾多受采訪的項目之一,在采訪中自己也曾多次對英雄鏈提出質疑。

大炮評級1月3日發布英雄鏈專訪,后刪除原文
或是受到評級媒體所限,在多數項目缺少曝光營銷時,大炮評級的采訪看上去像是在為項目站臺,后來大炮評級停掉了項目視頻采訪。
▇ INB資本:希望評級方說我的想投的項目是垃圾
一些手法狠辣的早期投資人對評級有不同看法。
去年夏天,從2013年開始投資比特幣的美國人Eric加入硬幣資本擔任合伙人。他在硬幣負責一個4年期基金,一般投資Pre-ICO甚至Pre白皮書階段的早期項目。他對火星財經(ID:hxcj24h)談及,此前僅僅因為某團隊有一個“他們認為比較酷的想法”便投了該項目的種子輪,而上個月該項目剛獲得幣安Labs領投的3000萬美元。
“早期投資其實完全就是看團隊,找我們的項目中,90%以上的團隊根本不行。如果團隊很好,我會繼續看代幣模式,然后是經濟體系以及估值,如果都沒問題就可以投了。”Eric認為用團隊篩選項目比較靠譜,因為做區塊鏈項目的相關知識之前都比較冷門,目前高校只是剛剛開始區塊鏈人才的培養。
Eric不看評級,他甚至希望評級方都說自己想投資的項目是垃圾項目,方便自己以一個比較低的估值投得更多。“大家都覺得很好的項目,你投的時候估值已經很高了,那就賺不到什么錢。”硬幣曾經投資的Zcash,最早去美國融資時被所有VC拒絕,而硬幣資本則是重投,最后該項目成了硬幣資本好幾年來回報巨高的一個項目。

說起美國韋氏評級,Eric相當不屑:“從價格角度來說,他們評級也一般;從技術角度來說,明顯也很外行,還不如你隨機分組的。他們真的是湊熱鬧,現在區塊鏈火啦,沒人想理他們,他們就說我們要來評級。問題是這個市場越來越看好技術,如果完全按照價格,往后幾個月你發現你評級都錯了。中國可能這些大公司有點不敢,西方那些他們都很喜歡跟區塊鏈擦邊,但區塊鏈項目評級和確認核實資產沒有一點關系!”
相對于收費的大評級機構而言,Eric認為獨立的小評級方或許更“良心”,但他認為很多評級過于淺顯,“國外有個項目LSK,有個評級方說這個項目特別好,代碼更新頻繁,交易量還很高。但從來沒有人對我說這個項目好,我去看他Github的代碼庫,真的更新了很多,其實就加一個空格更新,明天把那空格刪了再更新。交易量也是,非常大的就一筆交易,3000萬美元轉來轉去,評級方就不仔細看。”
基于切身利益,或許最懂項目的還是Eric這樣的職業投資人。眾多評級方皆稱評級結果不構成買賣建議,僅供參考,他覺得優秀的評級方更應該去做投資讓利益最大化。事實上,對于市場上眾多小評級方而言,投資者服務似乎是他們一致的目標。
▇ 評級機構:自帶干糧,以情懷培育市場?
局內人逐利,局外人客觀。
但區塊鏈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評級方若想擴大影響力并保持客觀獨立性,則無法向項目方和投資人開口。火星財經(ID:hxcj24h)調查發現,評級報告本身尚無法帶來利益回報,目前評級方也大多依靠融資生存,或許投資者服務才是最終出路。
范俊杰談到,“(付費評級)這點小錢我們看不上,這種方式跟做傳統媒體收廣告費沒區別,永遠做不大。現在新媒體做得最成功的赫芬頓,估值也只有幾十億美元。我們離錢這么近的一個行業,收廣告費賺錢真的是傻。”標準共識目前仍在以風險投資支持運轉。
圈內知名的大炮評級也在不斷改進評級模式,努力培育市場,王大炮認為市場飛速發展之下,收費評級無異于自毀前程。雖然大炮評級新近融資兩千萬,但他曾表示需要更多的戰略投資者。ONE.TOP評級最近也獲得了新一輪融資,而鏈塔智庫則婉拒了包括業內頂尖風投在內的眾多投資方,尚在打磨數據服務。
評級機構生于混亂之中,若想保持其獨立性,勢必需要與獨立性相匹配的商業模式。深究信用評級在美國近百年的發展邏輯,每一次的經濟危機都會助推信用評級的發展。評級方盈利模式也從最初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投資者付費,逐漸轉到了70年代經濟衰退中的發行者有償評級(即項目付費)。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評級機構的聲譽受到極大挑戰,投資人付費模式因其獨立性重新受到了廣泛關注。
而在野蠻生長的數字貨幣市場,評級機構何以搶在傳統評級機構進入之前迅速長大,并建立全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