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戰略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講話,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隨后,碳中和的概念被密集提及,成為2020年的一個關鍵詞。

2020年9月30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2020年11月12日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2020年11月1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二十次會晤、2020年11月22日G20峰會、2020年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及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并表示中方將制定實施規劃。

2020年12月18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黨中央更是將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部署為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現代大國的崛起,伴隨著責任與擔當。未來國際社會舞臺,中國在低碳領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中和路徑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碳中和會議的路徑主要有:碳中和計劃(碳排放核算、計劃控排行動、評價活動、公開承諾),實施碳減排行動,量化溫室氣體排放,碳中和活動,碳中和評價等。

多年來綠色會議始終是碳阻跡的重要業務之一。2014年,碳阻跡與聯合國環境署合作開發了綠色會議指南。
三、經典案例
碳阻跡碳中和會議的經典案例有:
2013年9月,受托于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對2013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進行碳排放核算以及提供碳中和的解決方案。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宣布了對此次大會實施碳中和。
2014年11月,碳阻跡受邀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招商局集團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提供綠色會議咨詢與碳核算服務。

2017年7月,碳阻跡受邀為施耐德其開發綠色會議微信平臺,并完成會議碳排放核算,同時邀請施耐德電氣進行碳中和。會議結束后,施耐德電氣聯手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回購碳排量以實現會議的零排放。至此,將此次創新峰會上海站活動成功轉化為了一次碳中和的綠色會議。

2018年11月,碳阻跡協助完成杭州馬拉松的碳排放量核算。11月2日,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理事長杜永勝出席2018杭州馬拉松新聞發布會,提前宣布此次賽事活動舉辦當天實現碳中和,并向浙江省體育局和阿里體育有限公司頒發碳中和榮譽證書。

由劍南春總冠名,騰訊新聞出品的大型探險類紀錄片《探秘行星地球》南極篇邀請碳阻跡為其整個南極探秘之旅進行碳排放清單的編制,計算整個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購買林地碳匯用于抵消排放總量,實現整個活動的“零”排放。
2019年11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全球青年創新集訓營(以下簡稱“UNLEASH2019”)在深圳灣科技生態園開幕。碳阻跡核算了此次大會的相關碳排放量,并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攜手實現本次碳中和。
2020年8月,碳阻跡應邀為2020 歐萊雅中國“說走就走”之旅提供碳足跡計量及碳中和服務。
2020年10月,為方便廣大用戶了解更多碳中和的有關信息,碳阻跡特推出了碳中和小程序,包括了國家、企業、活動、產品層面的碳中和信息。

2020年10月,低碳與可持續旅游規劃和創新發展論壇采用碳阻跡開發的綠色會議系統,在碳阻跡的協助下,對參會人員的交通出行、住宿、會議茶點、會議用電以及會議用品等等多個方面的碳排放量化,計算出本次活動的總碳排放,并通過購買碳匯的方式實現了會議碳中和。
2020年11月,CYCAN舉辦了青年氣候教育創造營活動,委托碳阻跡對整個活動的碳排放進行核算,并以此結果對本次活動實施碳中和。此外,CYCAN也邀請了碳阻跡作為2020年第四季度培訓的嘉賓,為其進行了碳核算與碳中和的培訓。
四、技術賦能

為了更廣范圍的推廣綠色會議的理念與實踐,碳阻跡團隊還提供綠色會議系統平臺的開發服務,使綠色會議在更多的領域得到落地實施。
對于參與用戶而言,進入小程序后,可以搜索想參與的會議。并在會議頁面查看相關信息和報名參加會議。待審核人員審核完成并通過后,可以查看會議碳排放和計算個人的參會碳排放。更方便的一點在于,用戶可以將自己計算的參會碳排放進行中和,目前主要通過購買CCER進行碳中和,并獲得碳中和證書。

綠色會議主頁面:會議展示

綠色會議的基本信息展示

我的會議管理、榮譽展示

會議線上報名

會議碳排放計算

活動數據填寫和碳中和

碳中和證書
五、四維實踐
碳智匯:國家碳中和的實踐
碳智匯:企業碳中和的實踐 
碳智匯:產品碳中和的實踐
碳智匯:活動碳中和的實踐

國家層面,已有120多個國家已實現或者已把碳中和納入國家戰略。英國、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均承諾2050年實現碳中和,并已立法。企業層面,180多家世界知名企業已經設立碳中和目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產品和活動開始進行碳中和的嘗試。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新時代的碳中和勢必成為趨勢。
六、時代召喚
碳中和彰顯的是時代的進步。我們主觀接受,將順勢迎來新的時代;如果不接受或被迫接受,就會陷入被動。
在新格局,新形勢,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從一次會議開始,踐行綠色會議指南,實現碳中和會議,相信碳中和的目標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