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主要國家陸續宣布碳中和目標,整個地球將會有很大概率在2050年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這過程中,將有數百萬億美金的資金投入到碳減排相關的行業中去,而如何使這些資金高效地推動減排,碳定價至關重要。碳定價是將碳排放權明碼標價,讓生產者和投資者可以定量計算其經營活動因碳排放帶來的風險和收益。常見的碳定價有兩種方式:碳稅和碳交易。碳稅是以稅收的方式對碳排放進行定價,碳交易則是將碳排權放視為商品,通過市場行為對其定價。根據世行的報告,目前實施了碳定價的60個國家和地區中,每噸碳排放權的碳價差異非常之大,最低的低于1美元(波蘭碳稅),最高的超過100美元(瑞典碳稅)。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試點地區的碳價,除了北京以外,都在倒數幾名之間徘徊,嗯,怎么說呢?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看了當前的碳價,我們再來看看,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未來碳價的趨勢如何?為此,我這里搜集了幾個關于未來碳價預測的報告,可以作為參考。首先是最為悲觀的價格預測,這個預測來自中國碳論壇搞的一個碳價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是根據碳市場從業人員的一個碳價預期得出的結果。從結果上看,中國的碳價預計2030年在93人民幣左右,到2050年碳價預計在167人民幣左右。
說實話,看了這個預估我覺得太悲觀了,30年碳價才翻3倍,跑通貨膨脹都跑不過,怎么會有人來投資?不過還好這只是調查問卷,受市場悲觀情緒影響比較大,且開展調查時中國并未宣布2060碳中和,所以比較低。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在宣布2060碳中和下的碳價預測。國內頂尖學府清華大學張希良教授的團隊,對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情境下對未來的碳價進行了預測。預測的結果是到2030年13美金,2050年是115美金,2060年是327美金左右。和上面的調查報告相比,2030年的碳價其實差不多,但是2050年的碳價就一下子升到115美金,差不多800人民幣。30年翻20倍,我覺得還是說得過去的。
看了中國的,我們再看看世界的,關于碳定價,世界銀行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碳定價的組織叫碳定價領導聯盟(CPLC),沒事就預測一下未來的碳價趨勢。在他們發表最新的碳定價報告中,對未來直到2100年的碳價都進行了預測。
其中最為激進的預測場景為2030年碳價超400美金,2050年超1000美金,2100年則高達驚人的8000美金,折合人民幣56000塊一噸碳排放!真難想象那時誰還敢排放碳。即使是中位數的預測場景也基本在2030年能達到100美金,2050年在400美金左右。按照現在中國碳價10塊一噸算,30年后也能翻個280倍了!
為了交叉對比,我又翻了幾篇其它的論文,一篇是Climate Change Group發表的一篇名為“carbon prices across countries”的論文,文中描述了各國在有“互補政策”和沒“互補政策”的情況下的碳價預測。這個所謂的“互補政策”講起來比較復雜,我們就保守考慮,假設所有國家都采用了“互補政策”。在考慮了“互補政策”下2030年的碳價約為100美金,2050年的碳價為250美金。跟CPLC的預測中位數相比差不太多。

另外我無意間在網上搜到一篇論文,由于當時沒有保存現在找不到了,只保留了半個截圖,這篇論文預測全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情景下2030年的碳價約仍然在100美元左右。
綜上分析,我個人也覺得2030年全球碳價的均值應該在100美金左右,但是中國現在的碳價就比全球均值低,會不會以后也是遠遠低于全球均值呢?我覺得可能性不大,碳價低了根本起不到促進企業減排的作用,要想促進企業減排就必須把碳價拉上去。中國現在比較松只是先把你圈進來,等大家都習慣了再慢慢收緊政策,到時碳價自然就上去了。
所以說從長遠的看,中國碳價絕對是低位,2030年的碳價大概率會在600塊以上,2050年大概率會在1500以上,現在買碳拿到2030年翻個20~30倍,拿到2050年翻個70~80倍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