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濟南市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12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濟南市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快區塊鏈發展的決策部署,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培育經濟新動能,推動我市區塊鏈產業創新、健康、有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區塊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
區塊鏈技術集成應用,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培育一批研發機構,推廣一批應用場景,培養一批行業人才;加強行業監管,促進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區塊鏈應用場景示范基地。
二、發展目標
到2022年,我市區塊鏈產業核心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區塊鏈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涌現出一批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創新企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培育形成極具活力的區塊鏈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快賦能實體經濟,構建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協同推進的區塊鏈發展格局。
(一)產業規模。到2022年,區塊鏈核心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帶動行業相關收入100億元以上。區塊鏈相關企業超過50家,培育行業國內知名企業2家以上。
(二)技術創新。到2022年,區塊鏈相關研究機構超過20個,培育國產區塊鏈平臺和底層公共服務平臺2個以上,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發展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大進展,取得一批自主知識產權。
(三)應用示范。到2022年,區塊鏈在數字政務、
金融資產交易結算、存證防偽、數據服務、
數字貨幣等領域取得一批應用示范,培育國內重點區塊鏈應用產品或解決方案50個以上。
(四)產業集聚。到2022年,培育區塊鏈產業集聚區2個以上,爭創國家級、省級區塊鏈產業集聚區,推動形成區塊鏈企業集聚發展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加大區塊鏈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究,加強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密碼學等技術開發,突破區塊鏈共性理論問題,將BaaS(區塊鏈即服務)建設成為信任基礎設施,與5G、
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
物聯網等基礎網絡和平臺深度融合協同,為區塊鏈應用提供基礎保障。大力引導區塊鏈硬件制造、軟件產品開發以及集成應用等產業鏈重點環節發展,不斷完善標準規范研究、檢驗測試評價等支撐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創新突出、產品豐富、安全規范的區塊鏈產業發展生態。(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鼓勵區塊鏈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支持
山東區塊鏈研究院、山東安可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山東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中心、山東省互聯網金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創新中心、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產業技術國際合作
聯盟等駐濟區塊鏈研發機構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高性能、安全隱私、高可用性和高擴展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實現創新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三)支持
區塊鏈應用場景開發。培育提供區塊鏈定制化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企業,密切供需對接,以用興業,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在數字政務、金融資產交易結算、存證防偽、數據服務、數字貨幣等領域深入推進“區塊鏈+”工作。
1.“區塊鏈+數字政務”。重點推進區塊鏈在電子簽章、數字證照、電子發票、個人征信、扶貧等場景開發。
2.“區塊鏈+金融”。重點推進區塊鏈在支付結算、證券發行交易、數字票據、
供應鏈金融等場景開發。
3.“區塊鏈+存證防偽”。推動司法審計實踐創新,加快區塊鏈技術在司法存證、透明執法、實時審計中的融合應用,重點推進區塊鏈在司法鑒定、公證、身份證明、產權保護、防偽溯源等場景開發,積極探索智能合約等在審判、執行等環節中的應用,提升司法效能,健全監督機制。
4.“區塊鏈+數據服務”。重點推進區塊鏈在數據流通和共享、數據隱私、邊緣存儲(計算)等場景開發。
5.“區塊鏈+數字貨幣”。重點推進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6.“區塊鏈+
電商”。重點推進區塊鏈在商品溯源、商品防偽、商品認證等場景開發。
7.“區塊鏈+教育”。重點推進區塊鏈在學歷證明、檔案管理、產學合作等場景開發。
8.“區塊鏈+醫療”。圍繞醫療信息互聯互通和隱私安全,開展健康醫療數據匯集、治理、確權與共享,重點推進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醫藥物資管理、智能分診、醫療保險、藥品溯源、基因管理、醫療數據安全共享等場景開發。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疫情防控等公共衛生事業中的推廣應用。
9.“區塊鏈+知識產權”。重點推進專利、商標保護、許可證等場景開發;探索推動著作權場景開發。
10.“區塊鏈+廣電”。重點推進媒體融合、廣電5G發展等場景開發。
11.“區塊鏈+工業互聯網”。重點推進區塊鏈在標識解析、協同制造、邊云協同、行業創新應用等場景開發。支持區塊鏈在慈善
公益、保險、
能源、物流、物聯網等領域開發和應用。(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管部、人民銀行萊蕪中心支行)
(四)打造區塊鏈產業生態。鼓勵有條件的區縣規劃建設區塊鏈產業園區,推動區塊鏈產業聯盟建設,吸引政、產、學、研、資、用等多方主體加入,推進區塊鏈企業集群聚集發展。完善區塊鏈公共服務體系,提供網絡支撐、數據服務、資源共享、認證許可、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利用、標準制定和相關評估測評等工作,促進協同創新。加大區塊鏈企業引培力度,打造合作交流、協同創新、互利共贏的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投資促進局)
(五)加快區塊鏈人才培養。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和骨干企業合作建設面向重點行業應用的區塊鏈人才實訓基地。對培育合格且在我市就業的人才,按照我市現行人才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租賃住房補貼和購房安居補貼。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我市實施區塊鏈成果轉化或創辦區塊鏈企業,可享受我市相應人才政策。鼓勵支持舉辦全國性區塊鏈開發者大賽及相關科技交流活動。探索“外地引進、與外地聯合共建、飛地發展”等模式,豐富人才儲備。(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六)探索開源體系。鼓勵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參與建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可控的開源技術平臺和協議制定,構建創新活躍的區塊鏈開源生態,引導企業基于開源項目開展商業模式創新。(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七)強化區塊鏈安全管理。加強對利用區塊鏈開展各類金融活動的監管,確保區塊鏈技術聚焦實際應用,防范虛擬操作。探索建設區塊鏈產業沙盒監管模式,鼓勵企業通過沙盒驗證相關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管部、人民銀行萊蕪中心支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托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統籌協調解決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形成發展合力。探索成立區塊鏈產業聯盟,摸清企業底數,發布產業地圖,加強企業間協作交流。引導區縣加大對區塊鏈產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全市區塊鏈產業加快發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每年開展區塊鏈應用場景優秀案例評選工作,鼓勵區縣、園區出臺支持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對技術先進、帶動支撐作用強的
區塊鏈項目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營造發展氛圍。定期舉辦專題培訓班,提升工作人員服務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能力。市、區縣要組織開展宣講活動,提高全社會認知度。組織舉辦和參加行業展會,推介我市區塊鏈研究機構和企業,營造促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