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好大數據的價值挖掘手段,借助
區塊鏈技術,用數據價值牽引大眾貢獻,促進產業間合作,促成信息交流共享。保護好個人隱私,尊重數據的權屬價值。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大數據”作為一種重要資源,正在為
金融、
電商、出行等產業提供無限的價值,也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不僅被互聯網及相關從業人員視為瑰寶,也漸漸引起公眾的重視。
與此同時,在互聯網化的今天,大眾消費升級也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社會消費觀念的升級,引發了消費需求層次的升級,由此導致消費群體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而數據價值的生產消費也是消費升級后的一種商業形態。
然而,個人數據產生的價值,并沒有反饋給每個公眾,而是被部分市場主體截留。侵犯數據隱私、變相商業套利等現象層出不窮。
那么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時,如何培育一個健全的數據生產和消費環境?如何讓大數據產業鏈更加完整,實現真正的閉環?
北京睦合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EO孫翯接受了《計算機世界》報記者的獨家采訪。
孫翯指出,要營造健康的大數據商業生態,首先就需要提高消費者的數據資產意識。
孫翯表示:“在大數據時代,消費者同時也是數據生產者,理應分享一部分數據產生的價值,但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購物、交通出行、醫療診治等產生的大量數據竟能具有巨大的商業經濟價值和社會公共價值,因而也就更不知道應該及如何去保護這種數據資產權益了。”
接下來就是要充分保護好數據生產者即消費者用戶的權益,數據資產的價值發掘和商業化、社會化應用,都應該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進行。
孫翯認為,作為企業平臺方,不僅要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所屬權、支配權,更要讓這些數據生產者享受到數據價值應用帶來的回饋效益。通過
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更好的做到這一點。
談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孫翯直言:“我覺得,區塊鏈技術的產生,讓技術互聯走向了價值互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價值傳導方式從塔狀變成網狀。”
孫翯指出,脫胎于互聯網技術的區塊鏈,可以解決很多目前互聯網層面的難點和痛點,并提升效率,建立起良性的信任機制和分享機制,這是數據價值的基礎。
據悉,睦合達是一個以大數據價值發現和分享為核心的平臺,在車聯網大數據采集及價值分析應用上已經取得顯著成就。在保護相關消費者用戶權益方面,睦合達采取了入網協議簽署、多維數據確權、數據流梳理脫敏以及基于使用價值的數據估值、數據積分鏈價值回饋等多種解決方案,從數據產生到數據使用再到價值回饋,都可以切實保護消費者的應有權益。
在“區塊鏈與產業互聯網融合應用60人
論壇”上,“工信計世—睦合達大數據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該研究中心由工信部旗下計世傳媒集團與國內首個數據價值分享平臺“睦合達”共同組建。
談到“工信計世—睦合達大數據研究中心”的意義,孫翯表示,“數據確權、數據價值量化、數據價值返還”將是研究中心探索的焦點,希望能夠幫助每位公眾確定每個人貢獻的數據到底有多少價值。“我們一直在呼吁,希望市場主體按照數據價值分析結果,把商業利益返還給它的用戶。讓貢獻數據的公眾,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研究中心成立后,預計在今年5月出版《中國大數據資產估值模型研究報告》,對上下游進行系統分析,并為國家政策制定提供市場依據;今年6月發布《基于區塊鏈的數據資產確權及價值評估藍皮書》,向全社會公開數據資產確權和評估方法,為行業標準建立提供參考。
“‘用好大數據布局新時代’這句話對于我們而言,就是要用好大數據的價值挖掘手段,借助區塊鏈技術,用數據價值牽引大眾貢獻,促進產業間合作,促成信息交流共享。保護好個人隱私,尊重數據的權屬價值。” 孫翯如是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