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電子簽約市場處在明顯增長期,預計2021年國內電子簽約市場規模或達75億,增速45%。
國外起步早,docusign作為國外電子簽約行業的典型代表,已經覆蓋了180多個國家,在500強公司中接受度相當高,超過90%的企業都在使用電子簽約。
政策支持下,國內電子簽約發展勢頭迅猛,預計到2024年,中國電子簽約市場份額將達到全球市場的4.7%,比現在翻一番。截止2019年,中國企業的電子合同簽署次數已增長至278.9億次。
受今年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業務受到了嚴重沖擊。很多以前在線下完成的事情不得不搬到線上,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線上簽約。人社部積極推進鼓勵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省去畢業生交三方協議等繁瑣流程;住建部積極鼓勵網上看房、網上備案、網上過戶;醫療發票報銷、保險報銷等可以在不見面的情況下完成。
大家意識到,即使不能見面,關系不能斷,業務也不能斷,有公信力的電子合同非常重要。
來看一個案例,有騙子弄了蘿卜章自稱是老干媽,與騰訊簽署了合作協議。騰訊起訴老干媽未支付合作費用才發現,自己被假合同詐騙。這個案件中,“蘿卜章”是關鍵,騰訊無法驗證蘿卜章的真偽,無法判斷老干媽的真實身份。當出現問題和糾紛時,沒法留痕、沒法追責。騙子騙了錢就跑,騰訊事后維權缺乏直接證據。
這是紙質合同的問題。傳統電子合同問題也很多,總結包括四個方面:
1、安全隱患大,大部分電子合同存儲于中心化服務器上,沒有公正的第三方裁定,合同被改了、被刪了或者丟了,無法證明。
2、隱私容易泄露,大部分電子合同是明文簽署,簽署方的信息、合同內容(尤其是一些需要格外保密的內容)容易被泄露,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3、追責不明確。合同由誰發起、流轉到哪、由誰審批,由誰蓋章,沒有事中留痕,無法追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4、問題糾紛多、維權效率低。如騰訊老干媽案例,雙方舉證時證據不一樣,法院裁定困難,需要經過多方大量取證,維權效率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