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華夏時報》、水皮雜談、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以及Cointelegraph中文共同主辦的“探索變革,服務產業2020華夏時報產業區塊鏈峰會”在北京召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和會計學教授劉曉蕾發表主題為“區塊鏈與企業融資”的演講,詳細分析了區塊鏈技術能為企業融資帶來的深刻改變。
從消費互聯網到工業互聯網
劉曉蕾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數字經濟轉型關鍵階段。
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而新基建里有一項信息基礎設施正是與區塊鏈相關。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的意見》強調,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同時,今年的疫情加速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區塊鏈在數字經濟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正經歷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的變革。“消費互聯網起源于3G時代,基于安卓、IOS兩大平臺,成就了蘋果、BATJ等巨頭,產品集中在購物、社交、搜索、支付、出行等領域;而工業互聯網,誕生于當下的5G時代,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平臺、邊緣計算云平臺,智能+等工業領域應用以及新的巨頭公司將應運而生。”劉曉蕾這樣說道。
劉曉蕾認為,消費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最大區別在于,消費互聯網以人為ID,工業互聯網以物為ID,以物為流量入口,每一個空調、手機、智能設備都可以作為收集數據的ID,可以預見工業互聯網的數據是海量的。
從人口紅利到數據紅利
劉曉蕾表示,數字經濟轉型與工業互聯網時代開啟,促進我國經濟從人口紅利向數據紅利時代過度。
以前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和人口紅利,而現在產業過剩、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出現,下一個可以依賴的要素就是數據。過去我們積累了大量數據,未來也將收集更多數據,這些數據并未充分使用。如果數據作為新要素進入生產過程,那么未來中國還將迎來10-20年的增長紅利期。
數據對于各市場主體都有重要意義。首先,對于政府來說,充分利用數據資源,能促進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化;其次,對于企業來說,數據能夠助力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并為企業拓展新的融資方式。
但實現這一過程的重要前提是,數據能夠確權、分享和使用,而這也正是區塊鏈能夠做到的。
從主體信用到資產信用
數據經濟時代,依靠區塊鏈的技術,企業融資也將從主體信用向資產信用、交易信用方式轉變。
在以往傳統金融模式下,融資依賴主體信用,金融機構通過審查企業的資質、規模等條件來發放貸款,所以很多小微企業貸不到款。
2016Q1-2018Q2 中國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占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比例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由上圖可見,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問題較為嚴重。解決這一問題,劉曉蕾認為小微企業的資產信用是關鍵。
中國人民銀行陳鋒所做《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的總量與結構特征》一文中數據顯示,未來民營企業融資需求是現有融資需求的1.416倍,意味著現有融資還應再增長41.6%。而大型企業通過商業信用將自身資金壓力轉移至小微企業,大型企業應付賬款同比增長42.7%,而小型、微型企業的應收賬款分別同比增長37.8%和43.7%。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近年來,我國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逐年增加,2018年達到143418.2億元。

來源:國家統計局
劉曉蕾指出,小企業融資時,如果其有大企業客戶的應收賬款,可以此作為資產信用進行融資。同時她也指出傳統資產信用融資存在不少難點。
上海鋼貿爆倉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2012年8月集中開庭的上海鋼貿詐騙案件中,多家銀行將上海市多家鋼貿企業告上法庭,起訴案由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倉單質押貸款是鋼貿商向銀行融資的主要途徑。但在現實操作中,存在貨主與倉儲企業聯合進行重復質押或者空單質押情況。鋼材并非不動產,不需要辦理抵押登記和公示,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嚴重。鋼材由于沒有產品編號和生產批號,容易混淆。甚至鋼貿商與倉庫庫管員互相勾結,制造假倉單。
當時這一事件影響巨大,以至于后來銀行都不給鋼貿企業做融資,認為其風險太高。可見,受技術手段所限,銀行只能看主體信用,不能看資產信用、交易信用。
區塊鏈對于資產信用有強大的助力作用。以前無法實現的資產信用融資,在區塊鏈去中心化信用機制下,都可以成為現實。
首先,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可以記錄賬戶形成過程,而不僅是一個結果,并且這是多方共用的賬本,凡是需要多方共享數據的交易流程都可以在這個層面上提高效率;其次,確權是數據成為生產要素,成為資產的首要條件,區塊鏈可以幫助完成確權;最后是決策透明化,區塊鏈不可篡改,與其他技術相結合,能保證鏈上數據真實性,區塊鏈+智能運算確保數據確權之后可以加密使用,解決了數據難以分享的問題。
區塊鏈在融資中的應用
據劉曉蕾介紹,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應用到很多融資場景中。
在跨境貿易融資方面,2018年9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聯合人民銀行深圳分行,以及多家商業銀行推出“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 推動貿易融資,到2019年底平臺交易量已經達到870億元。2019年3月,外匯管理局上線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2019年4月,中國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在天津港也落地了區塊鏈跨境貿易項目。
螞蟻鏈在雄安新區推行了區塊鏈住房租賃項目,所有信息都可以上鏈,不可篡改。

資料來源:螞蟻集團
針對發票報銷中的問題,深圳市稅務局、騰訊、金蝶軟件聯合打造區塊鏈發票解決方案,發票信息上鏈,全部流轉狀態可以記錄,實現一鍵報銷。

目前,每個企業做的區塊鏈平臺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態,未來隨著跨鏈技術發展,可以把這些鏈連接起來,發揮更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互聯網法院通過區塊鏈做證據存儲、智能合約辦案,提高了金融信貸糾紛解決效率。這類糾紛本來借款金額就少,如果產生糾紛,請律師很不劃算。用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報案、自動生成律師函,之前簽的借貸合同也早已存在區塊鏈上,這使得證據的取得和確認非常簡單。

北京互聯網法院的證據存儲及智能合約辦案


區塊鏈+ABS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通過區塊鏈可以把底層資產確權,實現不可篡改。曾經有一起法院判例,認可了離表的ABS破產隔離,讓資產信用脫離主體信用,這對于企非上市企業、民營企業都是利好。

區塊鏈+ABS解決方案
展望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劉曉蕾表示:“隨著新基建企業信息化轉型、企業經營流程數字化,區塊鏈技術結合物聯網、智能計算有助于融資模式從主體信用向資產信用轉化,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