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8日宣告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至10月12日紅包正式發放,從191.38萬人申領,至5萬人中簽,這4天時間內,數字人民幣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怎么預約?”“誰中簽了?”連續幾日,數字人民幣成為媒體報道及微信朋友圈的刷屏詞匯,業內都想在第一時間內一睹數字人民幣陣容,都想成為數字人民幣的初體驗者。
“查詢已經中簽,成功成為五萬分之一。” 自稱為幸運兒的中簽者劉銘(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亮出了他手機頁面的“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中簽勛章。10月12日18時,他順利接收到了由深圳政府短信平臺發送的中簽短信和下載鏈接,按照頁面指引下載了“數字人民幣App”,開立了預約時所選銀行的“個人數字錢包”。
此后,劉銘按照短信提示完成“個人數字錢包”注冊,無需綁定銀行卡,按照紅包提示彈框,便領取了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目前錢包管理沒有太多可選項,如果要提額就需要綁定銀行卡。”劉銘稱。
據劉銘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個人數字錢包”頁面,從外觀來看,數字人民幣與紙幣一樣,選取的是紅色色調,右上角印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標識,正中位置會清晰地顯示數字人民幣面值。另從功能上來看,目前,該錢包可支持掃碼付、黨費繳納等選項。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通過工農中建不同銀行綁定的數字人民幣色調均不一樣,包括紅色、綠色、藍色等不同底色。
跟中簽者一樣興奮的還有3389家商戶們。據活動介紹,參與本次試點的商戶涉及商場超市、生活服務、日用零售、餐飲消費等類型,中國石化、沃爾瑪、華潤萬家、百姓大藥房、花果鮮等商戶在列。
為了迎接數字人民幣,商家們也卯足了勁。據了解,在紅包發放前,深圳試點商戶、試點地鐵站自助客服終端已布放了“數字人民幣”標識。深圳市羅湖區部分試點商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已經備好了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設備,10月12日18時后就可以使用;也有商家介紹,目前,已有多位中簽者到店詢問體驗,用戶收到的200元紅包,可以不用一次性消費完,可根據實際交易情況分次使用,支付時點擊“掃碼付”就可付款。
按照紅包的使用規則,紅包不能轉給他人或兌回至本人銀行賬戶,紅包有效期為:10月12日18時至10月18日24時。超過有效期未使用的紅包將由數字人民幣系統統一收回。
針對如何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消費,深圳發布官方介紹,數字人民幣紅包的使用方法具體分為 “用戶掃描商戶收款碼消費”以及“商戶掃描用戶付款碼消費”兩類。
其中,“用戶掃描商戶收款碼消費”中,用戶需登錄“數字人民幣App”,點擊個人數字錢包,點擊右上角“掃碼付”,即可掃描商戶收款碼付款;“商戶掃描用戶數字人民幣App付款碼消費”則分為三步:用戶登錄“數字人民幣App”, 點擊個人數字錢包,點擊“上滑付款”;顯示向商家付款,用戶第一次使用付款碼向商家付款時,可選擇開啟或不開啟小額免密;若選擇開啟小額免密,則輸入錢包支付密碼后,顯示付款碼;若選擇不開啟,則直接支付。
此前的10月11日,深圳發布官方消息稱,總計191.38萬名在深個人通過“i深圳”系統成功完成“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預約登記,5萬名“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簽個人于11日全部抽出,每個紅包金額為200元,中簽者可于12日18時至18日24時在羅湖區轄內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系統改造的3389家商戶無門檻消費。
10月12日18時起,“i深圳”通過深圳政務短信服務平臺陸續向中簽個人發送中簽短信和下載鏈接。中簽個人可點擊中簽短信中的下載鏈接,按照頁面指引下載“數字人民幣App”,并開立預約時所選銀行的“個人數字錢包”,錢包開立后即可領取紅包。
根據191.38萬名申領,5萬名中簽計算,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簽率為2.61%。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深圳官方也為未中簽的參與者也頒發了一枚“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參與勛章。
雖然此次紅包試點活動仍是數字人民幣研發過程中的一次常規性測試,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具有重大的劃時代意義,意味著經歷過多年的探索和試驗后,數字人民幣正式與公眾見面,并開始進入承擔貨幣職能的階段。
正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所言,經濟學中,貨幣具有五大職能,包括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此次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賦予了其與現金同樣的支付手段,雖然受到其公益本身的限制無法實現流通手段,但這已經逼近現實貨幣的核心職能價值。
不過,公眾仍較為疑惑的是,數字人民幣與目前的數字支付,具體有何區別?
盤和林指出,“此前的數字支付手段,比如支付寶等,都是必須要綁定銀行卡,一切資金流動依然與銀行卡賬戶密不可分,因而他們充其量只能成為一種基于銀行賬戶的電子支付方式。而此次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不同,它與現實貨幣一樣可以獨立于銀行體系之外,即使沒有任何銀行賬戶,依然可以完成貨幣之間的交換。此次發放的紅包,更為接近真正意義上的現金。”
正如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為數字人民幣下的定義,數字貨幣的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致,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即央行數字人民幣的金融本質是人民幣現鈔一致。
“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面世,標志著其場景應用已進入到落地階段,對公眾來說,可通過數字人民幣的使用享受到更為便捷的支付服務,對商戶來說,提早對接系統有利于吸引客戶,也能夠加快其數字人民幣支付應用的步伐。”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則指出,當前,數字人民幣最新研發進展較好,整體來看風格穩健、循序漸進,兼顧效率與安全,借助試點將其應用落地工作徐徐鋪開。
數字人民幣此次重大突破性進展,離不開多年的研發與試點。據了解,早在2014年,央行便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人民幣進行專項研究,多年后又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機構探索前沿領域先行先試。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以來,央行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的研發測試進度大大加快。
盤和林稱,深圳的紅包是數字人民幣推行過程中的里程碑,邁過這個重要的時間點,接下來就是更加廣泛的試點和更規范的雙層運營體系。
“在深圳以紅包的形式落地應用,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支付和清算技術已達到一定規模的技術要求,而近期政策部門發聲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來看,勢必后續的投入會大。”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指出,此舉對于數字人民幣落地到實體經濟是重大利好,同時也對偏在線支付、新金融相關行業領域的業務起到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展望后續,劉峰進一步稱,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將會更注重用戶使用,如在使用體驗上會加強交互設計、界面友好度以及功能反饋效率等。從安全角度,會更加注重各個層面前端、中臺和后端的信息安全、資金安全和隱私安全。相信未來的數字人民幣會更加好用,更加便利,更加安全。
蘇筱芮則稱,從供給側來看,與數字人民幣相關的系統改造、金融終端投放等將會加速;從需求端來看,后續試點將繼續有條不紊鋪開,更多民眾將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逐步接觸和使用到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