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談到
能源領域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這一名詞便不斷被提及。風口之下,區塊鏈在能源領域充滿想象空間,引領 著“互聯網+”智慧能源的發展趨勢與潮流。這一節我們將摘取《區塊鏈在能源互聯網應用的前景展望》一文中的部分觀點,同時加以簡要說明。概括來說,區塊鏈 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電力、生態系統和能源智能化調控。
電力
區塊鏈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數據的不可篡改性,而區塊鏈在電力領域的應用就和區塊鏈的這一特點密不可分。區塊鏈技 術的使用使每一度電的“前世今生”都會被記錄在區塊鏈網絡上:某度電于某年某月產生于某核電站,經過某條線路輸送到了我的家里,我在使用了幾個小時的燈泡 后這度電消耗光了。
未來,區塊鏈+電力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發展方向:
1. 讓每一度電都有跡可循,從根源上杜絕偷電漏電現象的發生。當一切行為都被記錄在一個不可修改的賬本中時,無中生有或是突然消失都會作為異常情況被處理。
2. 與鄰居交易剩余的電。我們現在的電力系統其實已經有一點智能化的影子了,購電和斷電都可以經由一個智能化的電表來完成。而去中心化的
區塊鏈技術的使用甚至 可以讓你和隔壁的鄰居交易剩余的電。未來我們可以針對每一度電建立一個數字映射關系,比如你在家里裝了個太陽能發電器,每天能產生1度電,但你每天只能使 用0.5度電,剩余的0.5度電就會歸集到總網絡中,隔壁的鄰居想要用電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選擇與你交易。區塊鏈讓分布式的能源共享成為可能。
生態系統
區塊鏈、
物聯網、大數據三者的結合可以打造出一個能源生態體系中的“烏托邦”。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未來的某一 天我們應用這三種技術建立起了一個能源生態系統,然后把設備供應商、專業運維服務商、使用設備的業主以及負責金錢流通和報價匯總的
金融系統打包扔進這個系 統做測試。接入這個系統的每一方都能得到一個此系統的查詢密碼,使用這個密碼可以查詢加密后的任何人接入系統后的任何動作,這樣一來,這個系統中的四方或 者說所有參與者就將形成一種交互監督、交互信任的關系。系統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直接計算出最適合業主的方案,并通過智能合約經由金融機構自主完成購買或者 維修行為。
能源智能化調控
未來,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能源智能化調控,智能設備與互聯網信息可以經由區塊鏈連接在一起。想象一下,某 市區的攝像頭捕捉到郊區某一輸電設備突然異常斷電,與其他相關節點反饋的信息——比如報警器的鳴響或是某一區域燈光突然熄滅等對比并確認真實后,信息直接 傳遞給維修總部,總部設備會根據智能合約的規則設定自動派出相應維修設備去往現場維修。智能化調控的時代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安心。
案例一:能源傳輸項目TransActive Grid
紐約的區塊鏈創業公司LO3與科技巨頭西門子聯手發展TransActive Grid項目,這是一個基于
以太坊的能源傳輸項目。參與該項目的客戶能夠把剩余的電力賣給其他人。此前,LO3公司獲得了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去中心化能量傳輸專利。
西門子能源管理部CEO拉爾夫·克里斯蒂安(Ralf Christian)說:“我們相信,我們的微電網控制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再加上合作伙伴LO3公司的區塊鏈技術,將為我們公用事業領域的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兩家公司共同表示它們將在紐約和世界其他地區測試由區塊鏈供電的微型電網,希望在未來能將區塊鏈微型電網擴展到世界各地。[5]
案例二:能源區塊鏈實驗室
2016年5月15日下午,全球首個能源區塊鏈實驗室正式成立。能源區塊鏈實驗室由4位創始合伙人創辦。這家實驗室主要從事的工作是自主研發區塊鏈平臺,為能源金融產品的開發、審核、登記、交易提供全流程的協作工具。
實驗室創始人之一、信達證券能源互聯網首席研究員曹寅在接受鈦媒體的采訪時說:“未來的儲能,更可能是基于分享 經濟的儲能。儲能的利用率單體就是單個企業購買的儲能的利用率,它其實是非常低的,因為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把儲能利用起來,但在區塊鏈技術之下,儲能可 以像滴滴和優步的出租車一樣,周邊的用戶都可以通過使用權的分享,調用某用戶名下的儲能設施,然后基于儲能的收益付使用費給儲能的所有者。”[6]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