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 迄今已連續舉辦二十二屆,是每年定期在北京舉辦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國際盛會。“中國
區塊鏈發展
論壇”作為科博會的重要活動,于2020年9月17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主題為: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論壇邀請國內外區塊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區塊鏈相關組織負責人及知名區塊鏈企業高層共同參與,圍繞區塊鏈相關技術創新、規模化商業應用及產業生態營造等內容,探討區塊鏈未來發展趨勢。北京宏暢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源文出席會議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武源文:謝謝楊總的介紹!大家說
區塊鏈技術出來時間也不短了,出現很多跟區塊鏈結合的一些應用,有信息的上鏈、交易上鏈、資產上鏈、數據上鏈等等,為什么還沒有看到殺手級的應用產生?
我們把區塊鏈技術看成是面向未來構建應用生態的技術,因為它的落地實際上是非常難的,區塊鏈技術本身是成熟技術的集成創新,未來
區塊鏈應用也不僅僅是一個APP或者應用上鏈的過程,是一個多個已成熟的APP、多個應用主體通過區塊鏈集成在一起產生的應用集成生態。這個過程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涉及資源整合,涉及商業模式,涉及運營激勵體系都是很相關的。
說到數字經濟,我們在講我們未來數字經濟的目標,一定是智能化的社會。這個過程實際上我們看無可避免要有三個過程,一個是所有的業務和業務場景信息化的過程,首先有信息化才可能有數字化。第二步就是我們所說的應用系統區塊鏈化的過程,所有的應用系統通過區塊鏈能鏈接在一起,數據要素可以流動起來,形成真正的應用生態的過程,這個過程為下一步我們整個應用智能化,鋪平我們所說的生產要素的全流通的基礎設施。
在講到數字基建的時候剛才也講了像5G、大數據、
人工智能,這都屬于新一代的數字基建高科技。像云計算可能是為我們代碼運行的分布式架構,分布式存儲是為數據存儲的分布式架構,我們的區塊鏈是為交易提供了一個分布式帳本。
我們講區塊鏈本身在數字基建實際上是為未來整個社會的生產要素或者價值的流通、共享、交易提供的一個數字基礎設施.所以它真正關鍵的核心要素都是圍繞數字經濟的要素-數據。數據經濟的定義是什么?國家發改委的一個數字經濟研討會給出一個定義,就是把數字化的信息、知識、資產當成一種關鍵的要素,運用現代化通訊技術,和高科技技術推動整個社會化生產降本增效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叫數字經濟。所以數字經濟圍繞的關鍵就是數據。
區塊鏈的本質為商業的交易服務的。交易從經濟學角度有四個關鍵要素:信息、信用、對象、主體。我們看第一代的信息互聯網讓信息去中心化,我們整個信息的交流跨越時間、地理、空間,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全球化的經濟浪潮,
供應鏈可以全球化分布和你協作,大家已經都能體會得到。第二個是主體,我們可以看到以
電商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的興盛,讓供需雙方去中心對接。但是無論是信息互聯網還是消費互聯網,并沒有解決社會的安全問題、信任問題,所以可以看到食品安全、生產安全這些事件頻發。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組成交易核心的要素叫對象,這個對象解讀一下,其實就是產品和生產的過程,產品和生產的過程其實分散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之中,是一個碎片化的狀態,雖然從我們感知上是一個成熟的產品,但是整個完成的過程和狀態要素,實際上是一個碎片化的狀態。這個在我們第一代互聯網的階段完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的出現為了將各個應用系統鏈接在一起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圍繞著交易的全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生產過程視圖,從而構建末來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產供銷一體化應用生態。這個是我們在做區塊鏈應用落地提煉出的一些東西。
有了這些之后,我們就看到整個未來互聯網變成可信任的互聯網,它可以變成一個促進價值流通的一個完整的分布式的網絡。這個也是我們把區塊鏈稱之為價值互聯網的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我想區塊鏈理念很符合未來的技術落地,我們認為3.0的區塊鏈技術架構,一定是誕生在中國,中國東方二元陰陽平衡的思維方式,非常適合區塊鏈未來的架構,這種東方的思維不是去對整個社會上存在的兩種不兼容的特質做一個極端的選擇,我選擇去中心或者中心化,而是在兩種特質中做一個平衡,這個平衡并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平衡,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應用要求,決定中心化的程度高,還是去中心化程度高。是私鏈的架構、還是
聯盟鏈的架構,還是完全去中心的公鏈架構,這個是由場景需要決定的。區塊鏈未來的架構一定分層,把高頻高性能要求的,包括智能合約,面向商業模式的層面從底層架構剝離出來。所以未來區塊鏈架構一定是分層的,未來的
區塊鏈生態一定是混搭的。
不講具體案例,講我們研究的幾個方向,第一個是面向C端的區塊鏈應用,我們講未來的APP,我們可以從一個點來做區塊鏈的應用,但是應用生態一定是多個APP通過區塊鏈打通的集合生態。例如:未來我如果有用戶、有流量,就不用再去組織酒的供應鏈,可以直接和臻久網的供應鏈對接。由我的用戶發起的所有的訂單,最后由臻久網供應鏈服務,這個過程我們需要談好的就是分成規則利益分配機制。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形成三個共享,應該是一個共享流量,共享供應鏈,共享渠道。區塊鏈提供記帳和結算。區塊鏈不光是提供了共識機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套執行這個機制的公共
金融體系,我們知道傳統金融體系是很昂貴的,而區塊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完美很便宜的公開的,可信任的金融體系。這套東西我們用好的話,我們說面向商業應用所有的場景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價值。
我們在講未來產業供應鏈和區塊鏈結合的時候,未來的供應鏈平臺一定是很有價值的平臺,未來的產供銷是一體的,不會像現在覺得有安全的問題,有信任的問題,個性化定制化的問題,產品做得好有銷路的問題,通過區塊鏈形成產業鏈的互聯互通,形成資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一體化。區塊鏈出來之后,并沒有改變供應鏈的生產環節,而是改變了合作關系,圖上用紅色標出來的一些新的服務或者工具,這些環節無一例外都是提供共享服務的,這些環節的服務全部是基于大數據,AI這些高科技,把我們整個的產品供應鏈從產供銷的全部的環節協同在一起,構建共享流量、渠道,共享供應鏈的的產業互聯網。
最后要講的就是數據流通共享的方案。區塊鏈本身有一個小的開源數據庫,在鏈上并適合存儲大量的數據,存的數據的存證,哈希值。結合上午馬總講的分布式存儲技術一起,能把我們產生出來的公共數據安全、完整、一致的存儲互聯網上,可以供每一個用戶進行標識、確權、使用、授權。
它的過程分幾步,第一步就是數據的登記,因為當前APP所產生和存貯大多數的數據都是中心化,為自己應用服務,只有不到10%的數據字段才是對外部有價值和可以共享的數據,這些數據的上鏈第一步是把它的特征值、完整性和接口數據寫到鏈上,包括授權放到鏈上,對于所有的數據查詢、體驗接口一致性的驗證放在鏈上,整個的數據交互在鏈下,但是雙方進行數據交互的時間、狀態、過程、驗證可以放在鏈上,數據交互和結算的規則也寫在鏈上,這樣通過中心化、去中心化技術的配合之后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完美的分布式大數據運營中心和大數據解決方案。
區塊鏈是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最重要的關鍵詞:共享、流通、安全!未來的區塊鏈和產業應用的結合,就是產業資源的共享,價值的流通,謝謝大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