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學中有一類因結果導致錯誤認知的情況,稱為“幸存者偏差”。
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于幸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同樣適用?圈,所以在學習?圈成功人士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可能還有更多人是虧了血本的。
那個冷風裹身的夜晚,逼債的信息從四面八方涌來,劉珂從大學宿舍床上坐起來,“沒有辦法了,沒有辦法了。”巨大的驚慌和絕望沖上腦門,心臟猛烈撞擊著胸腔,渾身微微顫抖。
這個1998年出生的大學生,再一次輸光了父親傾家籌措給他還債的最后一筆錢后,腦子里只剩一個想法:立刻動身去柬埔寨西哈努克,那個遍地是中國六合彩的海濱城市,也許能把輸掉的錢重新賺回來。
劉珂告訴記者,5個月來他在某知名平臺參與期貨炒?,輸光了包括網貸和父親補給的3次學費總共14萬元。
逃往柬埔寨是一次次驚心動魄賭局后的密謀行動,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涯已經完全顧不上。他知道這不過是從一個賭局逃往另一個賭局,不過是在無力中幻想也許能贏回輸掉的籌碼,包括對親人的愧疚和對戀人默許的諾言。但還是義無反顧。
這個20歲年輕人,僅僅用半年時間,就把原本攥在手里的人生變得單薄不堪,生死成了嘴邊話。
以上內容摘自《夜逃柬埔寨:大學生借高利貸炒幣實錄》
新聞里的劉珂從最開始的現貨交易中嘗到甜頭,進而禁不住一夜暴富的誘惑,一頭沖進了這個只把錢當做數字的游戲。
彼時正是2018年初,他買在了高點,之后連續下跌的?價直接導致手頭現貨幾近腰斬。
想要快速把輸掉的錢賺回來,劉珂發現了炒期貨這條“捷徑”,進而開始嘗試借高利貸、網貸all in,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幾乎所有的交易全部虧損或被爆倉,最終無奈選擇夜逃柬埔寨。
截止記者發稿時,劉珂又“發現”了一種賺塊錢的方法:
上次發現的去柬埔寨賺錢的計劃失敗之后,最近幾天,又有人介紹新的機會——試藥,這又是一場危險極大的賭博。
鹽酸伊非尼酮片,他對此一無所知,也并不關心。網上少量的信息顯示,這是研發中的新藥,用于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
有醫療機構正在進行一起臨床試驗,5天5000元。
但半天后他又換了一個要去試的藥品。原因是鹽酸伊非尼酮片試藥5000元,而另一個藥品試藥5天可得6000元。
他不去查這個藥品究竟是什么,更不關心風險性。
“就想盡快拿到錢。”
他用白條買了一張去上海試藥的硬座車票,兩天后出發。
當被問及拿到錢后做什么,他的回答還是:
“翻本。”
以上內容摘自《夜逃柬埔寨:大學生借高利貸炒幣實錄》
放哥猜想,這個20歲的大學生或許有著一張年輕瘦削的臉龐。
他曾一再跟家人重復:“我是個賭徒,我毀了。”
但是,他又無比堅定,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賺的或者借的每一分錢都又會重新投進那個期貨交易場,等待翻盤……直到救贖,或者解脫,用生命和親人一輩子的悲痛為代價。
?圈這個江湖…
炒?總想去追漲或是梭哈,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翻倍甚至幾倍,這種想法本來就很傻很天真。
此時一旦遭受損失,你的心理就會隨著損失擴大而失衡,最終只能選擇忍痛割肉離場。
目前的數字貨?市場十分脆弱,各種因素都能隨時導致?價漲跌,幾乎沒有什么規律可循,風險更是遠超你我的想象。
總結一下劉珂的案例,怎么說呢,放哥真想起一個標題——
炒?經典(最全)錯誤復盤
第一個,買空氣?,看到別人賺錢就眼紅;
第二個,隨意加杠桿,書不好好讀,杠桿猛加;
第三個,短線神操作,你以為你所謂的決不貪心,每天只賺幾個點就會控制的住?
第四個,貸款買?,炒?是投資不是投機,你可以定投,但是永遠不要貸款甚至是借高利貸去投機。
一般放哥對剛進入?圈的人都會苦口婆心的勸導不要隨意加杠桿,收益永遠是和風險成正比,隨意加杠桿不是大神就是傻X,切記只有有價值的?才值得一路跌一路補,投多少資是建立在你能接受虧多少的范圍…
其實,道理大家都心中有數,但還是敵不過人性中的貪婪和賭性。

進入到區塊鏈時代,發財的機會實在太多,多到所謂閉著眼蒙一把就可能一夜暴富。
尤其是在數字貨?這張牌桌上,投入幾萬本金,收獲過億利潤的玩家大有人在:梭哈之王大空翼、?圈狠人郭宏才、財富自由之路李笑來……太多草根逆襲的傳奇被無數區塊鏈媒體口口相傳,盡人皆知。
在賺錢效應的指引下,陸續進場的賭徒們懷揣“一?一別墅”的期盼,把銀行卡上的的真金白銀換成數字貨?賭場里的虛擬籌碼,一邊盯著比特?價格波動的曲線,一邊等待著豐收的季節。
盡管放哥可以算得上是浸淫?圈多年,但絲毫不會護短,現在的? 圈的確仍舊還是一個野蠻生長的蠻荒之地。
群雄并起,亂象叢生,是冒險者的天堂,是投機者的圣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免不得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坑,而?圈這個江湖更是坑多的前不見古人,后可能還有來者。
空氣又見空氣
隨便數數。
Arts、太空鏈、MDC、MXCC這些所謂超級明星項目哪一個不是一時甚囂塵上。
從大佬站臺,高科技詞匯包裝,超牛叉團隊,全媒體聲量到大量砸盤,白皮書造假,上市即破發,團隊失聯,代?全網下架,項目方蒸發,大量投資人受損...
期間不過短短數月,甚讓人唏噓。
事實上,圍繞著空氣幣,一個龐大產業鏈早已形成。
大V站臺、媒體宣傳,水軍進行輿論轟炸,吸引韭菜入場,私募代投協助出貨……
發行方、站臺人等直接利益相關方則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入。然后在二級市場中集中炒高,再高位變現。
于是我們看到在2017年這種大牛市中,一個1分的幣,到了二級市場之后、可以被炒到1塊錢,將近100倍的漲幅,然后突然之間又跌去80%的市值。莊家出貨,賺得盆滿缽滿,而散戶則套牢在高位。
而在這條產業鏈中交易所是始終繞不過去的一個主題。
所有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空氣幣可以堂而皇之地上交易所?沒有項目成員的真實信息,背景造假,找假老外站臺,持幣高度集中,有的甚至連白皮書都沒有,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在交易所中大行其道。為什么?
或許每個人都知道答案,在幣圈,一切的游戲規則都是由金錢說了算。交易所的豐厚利潤,并不是秘密。
交易所是旱澇保收的收割者,處于食物鏈的頂端,上下通吃。一方面它會對ico團隊收取“上幣費”。單此一項,有的高達數千萬。另一方面,投資者買入賣出交易也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此外,還有部分交易所發行自己的積分幣,然后將這類虛擬幣入場進行交易。
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送出去的上幣費最終會在散戶的身上成倍收回來。
攪亂市場的局面究竟應該如何處理?
其實,關于這些這些數字貨?領域頗為棘手問題,放哥曾請教過反空氣?聯盟發起人劉小鷹,他表示:
利用高杠桿期貨內幕數據、高控盤操作制造流動性假象等,操作價格指數欺騙投資的行為是要堅決制止的。
同時強調:在數字貨?這個還不成熟的市場,投資者一定要杜絕一夜暴富的心態,不要去碰杠桿和期貨交易。
另外,交易所高昂的上幣費是否也間接催生了更多的空氣幣收割韭菜?
關于這個問題,反空氣幣聯盟發起人劉小鷹也表達了自己的思考:
交易所會有自己的考量,但無疑,上幣費以及投票上幣這種純市場化的機制,會讓一些風險較大的山寨幣或者說空氣幣在市場中流通。
在劉小鷹看來,真正的優質項目,不一定有錢上交易所。因為他們的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用于技術研發,項目落地上。反而是那些純撈錢空氣幣項目,樂意支付高額的費用上交易所,然后收割散戶。這無論是對于普通投資者還是對真正在做事的團隊,都是一種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