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用手機掃一掃這個二維碼,就能追溯到產品的研發、生產、供應、銷售全流程……”在位于渝中區的
重慶市
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園內,重慶浪潮云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平掃描一瓶芝麻油的二維碼后,經銷商、生產日期、指導價格、生產地址等產品相關信息便一目了然。
這個二維碼是浪潮集團以
區塊鏈技術為支撐,構建的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質量碼。通過質量碼平臺為產品賦碼,形成一物一碼的“身份證”,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品控及共享制造,也可以在流通環節中提升
供應鏈效率,還可以在消費環節中實現產品追溯、保險保障。通過浪潮公司大廳內的質量碼運營監控平臺能夠看到,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00多家品牌企業上鏈,累計賦碼產品超過1.2萬種,賦碼超11億個,成為重要的消費質量類“互聯網++”應用。
質量碼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特色農產品算一個。目前,浪潮公司已為
四川茂縣特產羌脆李建立質量標準,實現羌脆李的質量數據可視化,樹立品牌形象。
浪潮公司還將攜手重慶市
農業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在農產品溯源、農產品質量體系搭建、支撐農產品品牌化轉型和助力重慶市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等地方特色品牌打造與運營等領域開展合作,運用區塊鏈技術共同推進農產品品牌數字化管理、數據化運營、數字營銷轉型發展。
除浪潮公司外,同在園區的金窩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渝中本土企業,也正積極利用區塊鏈技術,助力全國各地農產品品牌打造。
今年3月,金窩窩接到長壽區長壽湖鎮政府的合作邀請,幫助當地果農助推滯銷血臍橙。公司隨即在APP上推出“抗疫助農”專區,為長壽湖血臍橙給予線上流量支持,僅1個小時,便完成近6000單的交易量,最終幫助果農銷售血臍橙26萬斤。
金窩窩公司還走出重慶,與
西安市供銷合作聯社達成合作協議,將利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幫助西安市灞橋區實現農產品溯源,促進供銷社產銷平衡,進而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按照相關規劃,到2022年,渝中區數字經濟總量達到800億元規模,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和創新應用水平躋身全國前列;到2025年,渝中區將建成“區塊鏈+”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科創高地、現代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引領示范區、區域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應用中心,步入全國新型智慧城區建設第一方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