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1071
    • 0
    • 分享到

    在未來,什么樣的企業,能抓住稀缺的機會?

    2020-9-6 21:20

    來源:

    商業洞察 丨作者 / 劉潤   整理 /  蕉皮

    最近被問到一個問題:

    在這個巨變的時代,要有什么樣的能力,才能抓住稀缺的機會?

    我說,“求快”的能力。

    慢魚,會被快魚吃掉。你必須要更快。

    這個“快”,包括兩個方面:

    你的行動要比別人快。你的效率要比別人高。

    我們一個一個說。





     1 


    行動要比別人快,什么意思?

    當外界環境非常復雜,情況不可預測的時候,沒有多少人能看清方向。

    這時比較好的策略,是快速試錯,用肉身踩出一條路來。

    而當方向比較清楚時,時間窗口期又往往非常短暫。

    這時如果慢一點,可能就被直接淘汰。

    所以不管方向是否清晰,“求快”都是一個基本打法。

    現在,尤其有一個行業的變化,需要“求快”。

    哪個行業?

    外貿。

    疫情期間,外貿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在國內的企業,之前因為疫情打了上半場。在國外的企業,因為現在的疫情正在打下半場。

    而外貿企業,可能要打滿全場。

    之前不能復工復產,現在生產的產品可能賣不出去。

    特別難。

    但是我最近感覺,外貿行業的機會要來了。

    過去是中國疫情,全球沒事。所以之前全球擔心從中國進口,尋找替代供應商。

    現在是全球疫情,中國最安全。不少國家封城,甚至封國。

    目前,在全球需求減少的同時,大量分布在全球的產能也在減少,也許還會繼續減少。

    而中國的產能在逐漸恢復,全球產能的集中度也在上升。

    也就是說,在需求和供給之間,可能有一個巨大的缺口。

    假如需求減少了30%(根據中國一季度數字),集中度提高了50%,中國將會面臨新一輪的機會。

    有幾個學員,就告訴了我一些這樣的好消息。

    潤總,我們一定肩負使命。目前接單8000萬,距離我的四個億目標比預想快了點。同時做B端的朋友注意,國家有中信保,最近推出了“貨前保險”,價格不高這是我們的幸福。

    我是外企,現在我們法蘭克福的工廠也是要跟我們國內公司買零件,他們的供應商交不出貨了。

    我們是提供家庭園林產品的供應商,最近美國客戶反映銷量上去了,因為被困在家里的美國人開始搗鼓花園了。

    這些好消息都說明,疫情期間還有大量需求遠遠未被滿足。

    但是,速度要快。因為窗口期,可能不會太長。只有足夠敏銳并且敢于快速進入的人,才能抓住這一輪增長的機會。

    這,就是在行動上要比別人快。





     2 


    效率要比別人高,又是什么意思?

    不論時代怎么劇烈變化,總能找到一些不變的東西。

    商業世界浩浩湯湯,但只有一個進步的方向,就是更高的效率。

    效率比別人高,就更有優勢。這種優勢,甚至是顛覆性的。

    我舉個例子。看看ZARA如何顛覆傳統服裝行業的。

    在傳統服裝行業,一件衣服從設計到最后的銷售,大概需要6-18個月的時間。

    因為時間太長,所以很多衣服都沒有辦法當季生產,只能提前準備。

    在傳統服裝行業,有40%-60%的衣服,是提前6個月做出來的。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只能提前預測未來會流行什么款式。如果萬一預測錯了,衣服就賣不出去了。

    所以傳統服裝行業中,最后往往有40%左右的庫存只能進“下水道”打折銷售,造成大量虧損。

    那ZARA呢?

    ZARA也是提前6個月生產衣服,但只生產一些基本款,占總銷量的20%左右。

    剩下的80%,有很大一部分是當季做的。

    因為衣服當季生產,更符合流行趨勢,賣得更好。所以庫存的積壓和浪費也更少,只有15%左右需要打折銷售。ZARA也因此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那么,ZARA是怎么做到的?

    普通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模型。

    ZARA,就是改變了傳統服裝產業的整套流程。

    傳統服裝行業的流程,是這樣的:

    1)設計師們到處飛,參加時裝展,有了靈感后開始設計衣服

    2)設計完衣服,采購合適的面料

    3)衣服全部在亞洲生產(因為亞洲的生產成本最便宜)

    4)生產后的物流分銷,基本依靠海運(也因為海運的成本最便宜)

    5)物流送到銷售門店,進行銷售

    6)賣不掉的大量庫存和尾貨,打折處理

    從設計到銷售,剛剛提到整個過程需要6-18個月的時間,太漫長了。

    ZARA怎么做呢?

    ZARA的流程是這樣的:

    1)先采購面料,控制一批幾乎一定要用到的面料。

    2)把面料清單提供給設計師,讓設計師根據面料進行設計。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而設計好的衣服,可以馬上進入生產環節。

    3)生產環節,分布在全球。傳統服裝行業效率低,在生產環節就是因為全部先在亞洲生產,再運往全世界。

    ZARA的生產,有40%在內部,有40%在歐洲和非洲,只有20%在亞洲。

    分散生產,能更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變化,離目的地市場更近一點,更快一點。

    4)物流環節,ZARA為了更快,選擇了陸運和空運。

    如果是海運,一艘船從中國到美國,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天,一來一回,一季已經結束了。

    而采用陸運和空運,可以極大提高物流效率,最多只需要一周的時間,就能把衣服送到各個銷售門店。

    通過優化整個鏈條,ZARA的衣服從設計到銷售,從傳統的6-18個月,縮短到只要14-21天。

    ZARA的所有動作,都是圍繞一個字:快。

    可能有人說,ZARA這樣做,需要耗費更多的成本啊。

    是的,但是在ZARA看來,速度比成本重要。因為速度更快,效率更高,ZARA可以做到半個月補貨一次,當季最流行的衣服,都可以當季生產。

    ZARA就是通過提高效率,更好滿足市場需求,降低尾貨率,獲得了更多的利潤空間。這些利潤,也覆蓋了之前投入的成本。

    這,就是速度經濟。是效率比別人高,迅速滿足顧客需求,而帶來超額利潤的經濟。




     3 


    回到我們自己,你的關鍵速度是什么?

    你可以在哪些方面,更快?

    比如制造業,“生產天數”可以更快。

    我舉個例子。

    見過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其實非常瘦。所以我很多衣服,尤其是西裝、襯衫,都是定制的。

    定制的衣服很合身,但就是時間太久了。量體、裁衣、制作、試穿、修改,到最后的成衣,往往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

    而我一位企業家朋友,她在青島有自己的西裝工廠,叫酷特云藍。她有天和我說:潤總,你以后的西裝,就交給我來負責吧。

    因為下單后7天,衣服就送到你家了。

    我忍不住問她,這么快,是怎么做到的?

    她告訴我,是通過模塊化和柔性化,實現了反向定制。

    什么意思?

    她派了一個小姑娘,在我身上19個部位量了22個數據。然后,我們坐在電腦面前,一個一個模塊進行選擇:西裝的領口向上還是向下斜;袖口的扣子,是4顆還是5顆;衣服的里襯,是麻的還是綢的。等等。

    接著,我的身材數據,和喜好數據,就通過互聯網,進入了她的西裝工廠。

    她的工廠,進行了柔性化的技術改造,通過改造生產線,能實現小批次,甚至是單件的生產。生產的周期,也縮短到7天之內。

    這種反向定制的模式,不僅能消滅庫存,也大大提高生產速度。


    比如零售行業,“庫存周轉天數”可以更快。

    庫存周轉天數,是指你進一批貨之后,多久能賣出去。

    假如一家夫妻老婆店,進了100塊的貨,賣150塊,賺了50%,利潤很高,但是花了一年才賣出去。

    而另一家超市,進了100塊的貨,賣110塊,只賺10%,利潤很薄,但是只花一個月就賣出去了。

    那么,誰賺得更多呢?

    超市。

    因為超市的庫存周轉天數更短,它一年能賣12次,一共能賺120塊。而那家夫妻老婆店,一年只能賺50塊。

    這就是為什么,我能賣的比你便宜,還能比你賺得更多。

    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庫存周轉天數的快慢,帶來的差異是巨大的。

    我給你一組關于各個企業周轉天數的數據:

    蘇寧47天。沃爾瑪45天。京東38天。好市多30天。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假如蘇寧能賺100萬,沃爾瑪可以賺104萬,京東可以賺124萬,而好市多可以賺157萬。

    這就是庫存周轉天數要更快的重要性。


    比如自營電商,“現金周期”可以更快。

    什么是現金周期?

    我舉個例子。

    假如京東在上游采購了一批貨物,京東一般是在拿到貨的60天后才付款。

    而京東賣掉這批貨物,一般只需要22天。

    也就是說,京東在22天后,就從下游的消費者手上把錢收回來了。然后再等38天,才把貨款付給上游。

    在這38天里,京東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有一大筆錢可以先用。

    所以,京東的現金周期,是負的38天。

    因此京東做得越大,就越有錢。秘密就是上游賬期大于下游賬期。

    那你的企業,現金周期是多久?能不能提高資金使用率? 




    最后的話

    慢魚,會被快魚吃掉。想要能快速抓住機會,你必須比別人更快。

    馬斯克曾經說過:企業最大的護城河,就是一路狂奔。

    因為不管你怎么追,我都跑得比你快。你能看到的,永遠只是我的背影。

    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 副總裁伊斯凡也說過:

    總有一天速度必將超過成本或品質,成為“涵蓋全體的首要經營目標”。

    在未來,擁有什么樣的稀缺能力,能抓住機會?“快”的能力。

    快一點。再快一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