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天了!逆天了!”
面對自己的踏空,一老韭菜在社群直呼不可思議。
他心中不悅,“為什么同樣的投資,作為老玩家卻屢屢踏空,而新玩家卻賺得盆滿缽滿?”
最近的DeFi投資的確讓很多老韭菜看不懂了,他們沒有抓住那些“靚仔”而大賺一筆,反而是新韭菜在投資中享受著收獲的快感。
其實,“在任何行業的競爭中,資金和行業中的優勢地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但思想和時機有時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玩家生生刷新老玩家的認知
在區塊鏈領域,比特幣毫無疑問是最成功的例子。
正如谷燕西所說,它的設計完全不同于當時市場中已有的各種產品設計。比特幣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同時又是一個自動運行的體系,沒有任何資金和機構的支持。
但是,經過10余年的運行,它已經發展成為兩千億美元市值的產品。
同樣地,以太坊也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它發展至今,依然沒有任何其它區塊鏈底層技術可以取代。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案例中,產品設計思想和推向市場的時間決定了產品在市場中的成功與否。

投資也是一樣。在與其他因素博弈的過程中,思想和時機往往占據上風。
老玩家被固有經驗束縛,反而容易錯失良機。尤其是,投資贏利規則不斷變化之時,新玩家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生生刷新老玩家的認知。
比如,以往有高級分析師就認為,在新項目剛上線后,可以投資至少10天,到第11天的時候最好不要入了,因為割韭菜的項目很可能會高位開始收割了。
可如今項目的玩法卻不按照老套路出牌了。有些項目上線后,走出了奇特的“風景線”,老玩家往往在錯失時機之后,也只能是拍大腿,外加心中無限酸楚罷了。
“未來算力戰會很殘酷”
有時不只是新老玩家之間,就是同樣為資深的老玩家,也會因不同的思想碰撞和時機考慮而激起“千層浪”。
近期,針對顯卡挖礦事件便引起了很激烈的討論,焦點在于顯卡挖礦是否過熱以及ETH礦機的未來。(由于顯卡挖礦話題大家比較關心,后文就贅述一下資深礦工們的精彩觀點。)
事件大概是8月26日有網友在各大社群轉發的截圖顯示,顯卡老礦工分享了經驗之談,主要內容大致是:“顯卡老礦工在撤退,新礦工在入場,而未來會有三個風險擠壓現在入場的新礦工,1:幣價跌,2:機器價格跌,3:總算力難度增加,這三個風險里面唯一可以資產對沖的是套保對沖幣價跌的參數,其他兩個參數都無法對沖,所以結論是,顯卡礦機不建議投資,現在去玩基本屬于接盤俠。”
另外,還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稱,“了解下現在ETH礦機的四種硬件方案,這已經開始走向類似于BTC的ASIC化了,未來算力戰會很殘酷。”
在他們看來,顯卡挖礦過熱,當下不適合入場。
“ETH挖礦是僅次于BTC的賽道”
而有些礦工卻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獵云財經采訪的業內資深礦工便給出這樣的答案。
他說:“老礦工基本沒有離場,ETH顯卡挖礦就沒有虧到過電費成本線下面,老礦工為什么離場,這幾年一直能挖,顯卡基本都不用換的。這波和16、17年進場的選手明顯不同,16、17進場的是散戶、獨立礦工,這波大礦工、大資本、大基金進場的速度很猛。”
同時他也指出,“顯卡挖礦目前有個問題是資金進場的合規性問題,顯卡廠商基本延續電腦配件賣法,個人轉賬買貨,而大資金要求對公開票等很多要求,目前顯卡不太好完成。”
他還表示,顯卡真正的威脅確實來自于類似于芯動A10 PRO+,比如12月出26000臺,大概算力有接近20T。甚至還有比特大陸的E9出貨,這些出貨數量對顯卡威脅比較大。
但最終他強調指出,“ETH的POW產值可以承受更多的資金進場,我是很看好ETH挖礦的,是僅次于BTC的一個賽道,可以這么說,挖礦除了BTC,只有ETH,才能引起主流資金的關注了。”
“顯卡挖礦過火了?”
就ETH礦機的四種硬件方案,獵云財經曾經在《哎!比特幣挖礦那本難念的經!好在我找到了新出路……》一文中進行過報道。
以太坊ETH礦機分為四種:1.顯卡GPU(新卡、舊卡);2.多GPU工業集成方案(含A10、E3);3.真ASIC機(Bitmain等在研發);4.FPGA方案(即將上市)。
針對前文網友所說的“這已經開始走向類似于BTC的ASIC化了,未來算力戰會很殘酷。”
有顯卡礦工對獵云財經表示,以太坊ETH礦機有四種,只強調ASIC化有些片面。而且,這個“未來”的時間太長,當下遠沒有到殘酷的階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不同的感知者眼中,DeFi項目也好,顯卡挖礦也罷,都自有其“不識”的一面。
正如,我們都知道,思想和時機很重要。但關鍵還要看如何把握。當唱(jiào)衰(hǎo)之聲日增,你會停下腳步嗎?
你覺得顯卡挖礦過火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