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強迫tiktok 出售美國業務是違憲的,那只能說對情況一無所知。字節跳動最新的內部郵件把問題說清楚了,法理依據是CFIUS 的審查。
很多人對CFIUS完全一頭霧水,建議在美國有業務有收購的朋友找來看看。美國歷來對外資收購本國企業警惕性很高。很多年前中海油公司收購優尼科石油公司就被否掉了。
中國對美投資在2012年不足100億美元,2016年快速增長至460億美元。但自2017年下半年起,中國對美投資額開始顯著減少,2018年前五個月的投資總額更是僅有18億美元,相較2017年同期下降了90%之多。
究其原因,除了中國控制外匯流出、中美貿易戰等宏觀因素外,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的審查趨嚴,也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僅2018年,已有螞蟻金服收購MoneyGram、中青芯鑫收購Xcerra、中國重汽收購UQM等多起中國對美投資因CFIUS審查的原因而被迫終止。
另外自從2018年眾多周知的事情以來,美國針對進一步推出了增強版的審查,即FIRRMA法案。這個法案嚴格到你買超過一定規模的豪宅都會觸發審核。而今年1月份又出了一個補丁,基本上斷了中資公司收購美國科技公司的可能性。
根據FIRRMA的要求,新規將于2020年2月13日正式生效。在27個敏感行業中對關鍵技術的某些投資進行要求強制申報。
新規擴大了CFIUS的管轄權:
1. 以涵蓋對涉及關鍵技術、關鍵基礎設施或敏感個人數據的美國企業的非控制性、非被動性投資(均稱為“TID美國業務”);
2. 對CFIUS如何評估導致外國人獲取美國公民的敏感個人數據的交易提供了更多指導;
3. 建立了適用于某些國家的“例外投資人”這一免除CFIUS審核豁免的類別;
4. 對某些外國政府持有“重大利益”的投資要求強制申報;
5. 允許所有(無論自愿或強制的)CFIUS報備通過簡要報備的方式進行;
6. 進一步定義和/或明確了某些關鍵術語和/或規定,例如“關鍵技術” “基金例外”以及CFIUS評估美國國家安全風險的方法;
7. 并且為不遵守CFIUS法規和緩解協議的行為提供了額外處罰選項。此外,新規頒布了單獨的規定來涵蓋涉及位于美國政府所在地附近的房地產的交易。
審查的門檻非常低。基本上中資公司在美國進行像樣的收購都會觸發審查。
根據新的規定,萬維昆侖被迫賣出 Gay 約會app Grindr
同樣的還有 石基信息被迫賣出 StayNTouch一家美國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統
這兩個都是用的外國入與美國人的個人信息相關的條款否掉的。
Musically 當初是以10億美元被頭條收購的。當初公司主體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主要市場在美國和德國。而字節跳動在收購musically的時候沒有進行CFIUS的審批。
這個也怪不得字節跳動,因為在2020年前這個CFIUS是主動申報,而不是強制申報。阿里在收購的時候,就主動申報了,結果被否了。musically當時的規模還很不大,屬于收購案子中比較小的,結果沒有主動申報。
然后,就是Rubbio和小扎在2019年開始對TikTok的收購musically的事情進行審查。根據現在的結果就是CFIUS完全可以依據FIRRMA等法律要求 tiktok撤銷收購或者賣出美國部分。
我的老讀者應該知道我從17年開始就一直追蹤TikTok的發展,也非常能理解他們的困境。其實去年,路透社出了一個非常詳細的報告,Alex zhu也出席了聽證會。
當時這個事情已經開了國家安全調查的case
而且這篇新聞把事情說的特別清楚:
1. 這是兩黨的聯合的行動。捅刀子最狠多就是那幾個老面孔。
也有民主黨那邊的話事人。
2. 這個是按照CFIUS 來處理的。
3. 要求就是讓字節跳動把musically吐出來。
所以其實當時的一個可能就是reverse musically,再重建海外中心,完全切割。這樣在法理上就沒有問題了。總統用EO來賣企業是沒有先例的,也沒有法理依據的。
對比一下Zoom的處理方式,就會發現Zoom的袁征真是不簡單。Zoom是這次疫情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這是一家創始人在美國,研發團隊在國內,有一段時間服務器還在蘇州的公司。這個公司在疫情開始時期,確實存在各種安全問題。zoom的安全漏洞用安全專家的話來說多的跟篩子一樣。暗網上zoom的大量用戶信息被販賣。
加上zoom的中國背景,zoom也被威脅標記為中國實體。
但是Zoom的處理方式是:
1. 道歉
2. 砸錢搞安全
zoom 挖了一堆人改自己的代碼,把漏洞給補上。
3. 拉攏一幫美國高管解決合規問題。
總統身邊人
Zoom宣布任命總統大統領的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為獨立董事,以便處理圍繞其系統的安全問題。
麥克馬斯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的目標“是幫助為該公司的快速增長找到正確的方向,并協助實現Zoom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視頻通信平臺的承諾”。

CFIUS 的人
該公司還任命卡爾默(Josh Kallmer)為其全球公共政策和政府關系主管。此前擔任貿易律師的卡爾默曾是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成員,該委員會出于國家安全考慮,審查美國公司與海外實體之間的關系。
沒有人比我更懂CFIUS
都是自己人。問題就成了內部矛盾。
換來的結果就是 zoom股價從120多漲到現在的268,市值到了700億美元。
Zoom與大陸的切割非常徹底。2個月前,停了免費的zoom meeting,最近停掉了所有的服務。包括付費的。
很多為TikTok選擇感到憤怒,但是在商言商。字節跳動70%以上的股權都是美國的資本。TikTok是一家本身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公司在印度的遭遇已經對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現在面對CFIUS的可能的裁定,公司董事會肯定是選擇賣掉而不是被關掉。總比內涵段子70億估值灰飛煙滅好吧。
但是有一點,提醒讀者,需要認清一點 新冷戰已經不是2018年的猜測,今天已經是現實。觀察美國不要聽總統瞎逼逼,不要聽記者瞎逼逼。要看法案。總統的EO是可以被法案直接否掉的。而法案的出臺是跨越任期,跨越時代的。
另外往大了看,這就是在經濟脫鉤的同時,防止經濟方面的融合更加深入。
政冷經熱已經不可能了。
對于頭條,張一鳴被罵的狗血淋頭,張一鳴有點進退維谷。不過開一個腦洞吧,其實字節系還有一個選項,頭條可以完全賣掉國內業務比如賣給騰訊。然后退出中國市場。也是一個可選項。just kidding。
可惜了Tiktok,生不逢時。
張是信仰地球是平的,現實是一道鐵幕橫亙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