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許多顛覆性技術的推動力,而
區塊鏈目前是最令人興奮的技術之一。
簡單來說,區塊鏈可以充當虛擬公共分類賬,記錄由運行
加密貨幣軟件的通信節點網絡處理和維護的交易。它是由計算機昵稱“中本聰”的人于2008年作為
比特幣的一部分發明的。它被設想為一種點對點支付系統和
數字貨幣,可以在不使用任何中介的情況下在連接到Internet的任何兩個用戶之間進行轉移。
截至今天,一枚比特幣的價值超過600美元,而加密貨幣的交易上限最近已超過120億美元。
盡管比特幣的受歡迎程度正在上升,但我認為真正令人著迷的是
區塊鏈技術。它是一種公共賬本,以安全和加密的方式保存不可變的數據,并確保其交易永遠不會被更改。
這本身就是一項重大的技術壯舉,可以與創建互聯網本身相提并論。
區塊鏈的優勢在于它沒有單點故障。全球互聯網治理委員會(GCIG)本周在經合組織會議上發布的“一個互聯網”報告中特別提到,“分布式賬本技術”(例如區塊鏈)“讓彼此之間沒有特別信心的人們進行協作而不必 通過中立的中央政府。”
應用范圍從存儲有價值的數據以永久保存到實現快速而有效的援助交付,而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只有使用銀行電匯進行發送的一小部分。
令人擔憂的是,盡管技術人員和企業一直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但許多政府似乎對此表示懷疑,并沒有認真對待它。
在多方利益相關者協作是解決與互聯網相關的問題的關鍵之時,政府需要更多地了解這種不斷發展的技術以及它如何改變世界。
在6月21日至23日于坎昆舉行的經合組織高級別部長級會議上,我將反思各國政府需要保持最新狀態并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就互聯網驅動的顛覆性技術進行互動,這些技術正在獲得穩定的發展勢頭。
讓我們不要忘記,互聯網在創建初期就沒有得到政府的足夠重視。而且我擔心決策者也不會關注并且對區塊鏈了解不足。
互聯網協會認為,盡管我們不應忽視與諸如區塊鏈之類的破壞性技術相關的某些風險,但平衡應傾向于支持此類技術的利益和機會。建立在開放,可信任且可互操作的Internet上的破壞性技術尤其如此。
我相信,要充分利用區塊鏈和其他基于Internet的破壞性技術,我們必須利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集體專業知識和智慧,包括政府,公民社會,企業和技術社區。
現如今各個國家應該認識到最好學習和接受新技術的積極方面。他們不應忽略它們。采用新技術可以確保本國和整個世界的有效經濟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