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1553
    • 0
    • 分享到

    淺析全國和上海碳市場中發電行業MRV與分配規則的差異

    2020-7-31 14:42

    來源:

    根據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的要求,本市各納入配額管理單位應于7月31日前完成2019年度碳排放報告和2020年度監測計劃報送工作。相信關注我們的上海控排企業已經完成這項工作了吧?

    近期,不少企業在編制報告的過程中,會混淆本次報送上海版數據與前期報送的全國版數據。確實,這兩套碳排放數據報送的內容乍看幾乎一樣,但仔細研讀后會發現,在一些細微之處有一定的差異,給企業負責人員帶來諸多困擾。

    因此,我們為大家梳理了針對發電行業的全國與上海兩套規則體系中的各項差異,并整理成直觀的表格,供各位參考查閱。


    一、 發電行業MRV方法學



    1、規則文件

    目前,上海市發電行業采用的核算方法學是《SH/MRV-002-2012上海市電力、熱力生產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方法(試行)(滬發改環資[2012]181號)》。此外,《關于進一步明確本市燃煤公用電廠碳排放核算有關活動水平數據及參數獲取方式的通知(滬發改環資[2014]184號)》對燃煤電廠有關碳排放核算的要求作了進一步細化規定。以上規則文件構成了目前發電行業在上海碳市場的MRV方法,簡稱“上海方法”。

    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采用的核算方法學是《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發改辦氣候〔2013〕2526號)》。2015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基于上述指南的國家標準《GB∕T 32151.1-2015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第1部分:發電企業》,對指南中一些比較模糊的內容描述更具體。近幾年來,根據全國碳市場相關通知要求,重點排放單位在按《全國指南》完成企業碳排放數據報送外,還需另外填報一張補充數據表。以上規則與要求即為目前發電行業在全國碳市場的MRV方法,簡稱“全國方法”。

      


    2、核算邊界對比

    對于發電企業,上海方法與全國方法在核算邊界上的區別如下表1

    若無特殊情況,全國碳市場預計將以補充數據表作為對發電機組分配配額和履約考核的依據。因此,以下對全國方法具體參數的分析僅考慮補充數據表邊界。由表1可見,對于發電企業,兩套方法的最主要差異體現在是否將發電機組部分凈購入電力排放納入核算

    表 1 發電企業排放核算邊界對比



    3、參數對比

    全國方法與上海方法中,對于發電企業化石燃料燃燒部分排放的量化方法基本一致,但其中各項活動水平及排放因子有較多細節差異,如下表 2

    其中,全國方法中的燃煤單位熱值含碳量及氧化率缺省值為不固定數值,根據國家碳市場幫助平臺上的最新規定,目前兩個參數若無實測則取高限值

    其中,對于表內燃煤碳氧化率的實測又涉及爐渣和飛灰的產量、含碳量和除塵效率三個參數,上海方法與全國方法也有細微差異,具體內容在此略。

    表 2 發電企業排放核算參數對比

    二、 發電行業配額分配方法



    1、分配規則

    無論在全國碳市場還是上海碳市場,發電行業都采用基準線法分配。

    在上海碳市場,自2016年度起市主管部門每年公布和調整分配方案,近幾年對發電行業的分配規則比較穩定,基本公式如下:

    免費分配配額=直接發放比例×年度綜合供電量×排放基準×冷卻方式修正系數×環保排放修正系數×負荷率修正系數

    全國碳市場暫未公布正式的配額分配方法,在2019年生態環境部主辦的碳市場配額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訓班中,曾公布過一版《2019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含自備電廠、熱電聯產)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試算版)》,其中的分配公式如下:

    免費分配配額=供電量×供電排放基準×冷卻方式修正系數×供熱量修正系數+供熱量×供熱排放基準



    2、分配參數

    對于常規燃煤/燃氣機組,上海與全國分配方法相關參數的對比情況如下表3:

    3 常規燃煤/燃氣機組配額分配參數對比



    兩者的主要區別有四方面:


    一是對機組供熱的處理方式不同,上海方法是從熱量的角度分攤電和熱的燃料使用量,將供熱量折算成供電量的發放配額;而全國方法則分別發放供電配額與供熱配額,并從煤耗的角度對熱電聯產機組的供電配額予以一定比例扣減。


    二是基準線的設定及調整思路,上海碳市場基準線劃分較細,一般保持歷年排放基準值不變,通過調整直接發放比例來實現免費分配配額量的調整;而全國市場的思路很可能將通過每年調整基準值來實現,且基準線條數更少,“獎勵先進,懲戒落后”的力度更強。


    三是對于機組負荷率和環保達標情況影響的考慮,這兩方面內容對于機組的效率有一定影響,進而影響碳排放水平,上海方法將負荷率和環保達標納入配額分配修正參數;而全國碳市場雖然在相關數據報送時的補充數據報表里收集了負荷率數據,但在試算版的配額分配方案中并未引入相關修正參數。


    四是對冷卻方式的修正方式,上海碳市場中本市機組由于地域特點一般都采用水冷方式,僅考慮了開式和閉式的不同取值;在全國方法中,西部地區較多采用空冷方法,目前僅考慮了空冷與水冷的修正,并未考慮開式和閉式的差異。



    結語:

    以上為全國碳市場與上海碳市場中發電行業MRV與配額分配規則的差異比較(整理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要求以相關文件或通知為準)。實際上,由于MRV與配額分配規則的諸多細節差異,企業在兩套規則體系下的排放量與配額量沒有直接可比性。復雜而充滿不確定性的形勢令企業碳排放數據管理等基礎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對于即將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發電企業,應結合已知信息與自身實際情況,提前預判,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

    (本文來源:申能碳科技 作者:戈雨青)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