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開始,區塊鏈行業人才需求快速增長,行業需求越大,人才培養之路就越引人注目,2018年一季度區塊鏈培訓機構、線上視頻、網上課程的增加如雨后春筍,其中不乏騰訊、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巨頭推出的區塊鏈公開課程。
區塊鏈培訓機構雖多,但真正傳道受業的卻寥寥無幾,反而滋生出種種亂象——從0元免費包教包會,到88888元培訓三天即可上崗的“金牌講師”等等。基于目前情況來看,區塊鏈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人們愿意相信大學、相信正規教育。
所幸,我國高校對區塊鏈研究方面也是先知先覺,各大高校早早的開始推進區塊鏈人才培養項目,甚至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本期內容就國內已經開設區塊鏈課程的高校一一做了盤點。
3月27日,清華大學已經開設了為期7-15周的區塊鏈公開課程《賽博智能經濟與區塊鏈》,整個課程涉及范圍甚廣,包括區塊鏈的P2P原理、數據存儲、非對稱加密、可視化自動合約等內容,幫助學生樹立分布式整體性世界觀。
同時,清華大學還成立了成立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舉辦區塊鏈全國高校聯賽,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各大垂直領域的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加速區塊鏈在商業領域的普及應用,促進科研創新與區塊鏈應用落地相結合。
浙江大學今年秋季將面向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解數字貨幣的原理、技術和應用現狀,分析目前主流的區塊鏈技術平臺ETH(以太坊)和HyperLedger(超級賬本)的技術架構和開發技術,解析企業級聯盟鏈技術平臺,介紹區塊鏈應用案例。
在課程后期,浙江大學還將根據教學情況,考慮增設區塊鏈相關的專業方向,并開設相應的研究生課程,培養研究型人才。
今年4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正式將《區塊鏈技術原理與開放實戰》納入本科課程,主要從區塊鏈原理、開發基礎等內容幫助學生逐步深入課程。同時還不定期進行“黑客馬拉松”活動,安排學生對于真實項目的開發進行競賽,課程結束后將為學生頒發證書并推薦企業實習。
4月21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簽約引進慧科集團“區塊鏈+”學程教育解決方案,并將把“區塊鏈+”學程教育解決方案嵌入共建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互聯網+”與戰略決策專業體系當中,重點培養具備區塊鏈思維及行業分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4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伍前紅在采訪時表示,北航今年將區塊鏈課程納入了本科生的培養計劃,課程內容包括《區塊鏈原理與技術》和《區塊鏈實驗與工程實踐》,主要針對已經掌握計算機、密碼學基礎知識,了解經濟學常識性概念的大三學生。
另外,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幾所國內知名高校,也都在緊羅密鼓的推進區塊鏈相關項目,開設與區塊鏈相關的實驗室或研究中心,為更大范圍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奠定基礎。
國內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或者研究中心,對區塊鏈人才培養和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隨著未來高校普及區塊鏈教育,區塊鏈人才將逐年增加,培訓市場亂象有望得到改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