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2755
    • 0
    • 分享到

    香港被踢出SWIFT,港幣美元脫鉤——假新聞制造觀察錄

    2020-7-17 09:08

    來源:


    1




    從周一到今天,短短4天,有幸目睹一則假金融新聞“超級進化”,回想其中歷程,實在有趣,不寫不快。


    這則即是今晚正熱傳的《香港被曝踢出swift系統,我國可能面臨和美元脫鉤》,諸如此類,太累了,我已經見過5個變種。


    無論怎么變,其核心都逃不開兩個信源:


    ——首先是路透社的獨家報道,中資銀行準備針對美國制裁威脅制定應急計劃;


    ——隨后,英文網站Zero Hedge引用路透社,并且開始添油加醋


    這個Zero Hedge在英文世界臭名昭著,如果你維基百科,會告訴你:零對沖被描述為“金融行業中的前沿新聞,謠言和八卦”的來源。




    BusinessInsider——美國知名科技博客專門發文章《Finance blog Zero Hedge was banned from Twitter for Wuhan coronavirus misinformation. It's not the first time the publication has raised eyebrow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ho-is-zero-hedge-finance-blog-that-spread-coronavirus-misinformation-2020-2


    大概是美國人也很好奇,丫天天這么能扯,背后到底是一群什么人?


    2020年2月的時候,因為撰寫新冠疫情是中國科學家制造的,Zero Hedge曾被twitter永久封號,后來又放出來了。



    2




    很抱歉關于Zero Hedge講了這么多,因為它在假新聞的超級進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路透社的最初獨家報道在這里《Exclusive: Chinese banks prepare contingency plans over threat of U.S. sanctions - sources》


    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k-china-banks-usa-sanctions-exclusive/exclusive-chinese-banks-prepare-contingency-plans-over-threat-of-u-s-sanctions-sources-idUKKBN24A1IR


    大意是: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ICBC)正在考慮的最壞情況下,考慮被切斷美元匯率或失去獲得美元結算的機會。原因呢?是因給被制裁者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正在考慮的最壞情況還包括——如果客戶擔心香港的分行而擠兌美元,將會發生什么情況。


    ——所以,路透說的就是幾家可能被制裁的中資,考慮應急計劃和壓力測試。到這里,我覺得這個新聞一切正常,沒什么大毛病。


    隨后,Zero Hedge開始表演了。


    https://www.zerohedge.com/markets/chinese-banks-preparing-worst-case-hong-kong-scenario-bank-runs-swift-cut


    它引用了一點路透社的文章,隨后標題里加上一個自我的引申:HONG KONG BANK RUNS


    可是,路透只說中國銀行的分行有擔憂,而且是消息人士的猜測,到這里,就變成了香港所有銀行的問題了。




    隨后,當然是我們這幾年很熟悉的場景:


    微信公眾號,一群各種原來講感情、星座、職場、紛紛在年初轉型健康、隨后在年中轉型國際政治、財經、最近轉型炒股票


    你仔細看那些傳播此類新聞的號,豐富的改名歷史,彰顯為了流量的努力。


    香港被切斷SWIFT啦、港幣要被擠兌啦、中國要和美國脫鉤啦,加戲吧趕緊,最近什么熱,就像膏藥一樣往上貼。


    一則正常的新聞,在英文不良網站的改造下,微信公眾號如獲至寶,終于,進化出怪獸,席卷數億人,大家惶惶。


    這。。就是中文自媒體的現狀,我TM說什么,也必須懂點英文。


    不然天天被這群人忽悠,抱歉,實在是……一言難盡啊。



    3




    最后我們還是要從理論上做一些回應。


    ——這些如此推測的,本質上不懂什么是博弈。


    博弈不是立刻亮底牌,底牌是威懾,博弈一定會有納什均衡,卡在某個中間地帶。


    如果隨意亮底牌,理論上當然有無限可能,例如當年美蘇爭霸,美國總統手一抖,世界可能毀滅;別忘了,今年年初,還有公眾號提到美國要凍結我們中國持有的美債。


    這些都是理論上可能,但實際中不會發生的。


    為什么還有人寫這類文章,原因之一是他們看世界是靜止的,要么盲目崇拜別國,要么過分自信,但是忘記了其實世界是博弈的。理論上皇帝可以隨便殺伐大臣,可現實中呢,古代皇帝依舊受制于體系,因為博弈存在。


    另外有可能,這類人想法就比較壞,要么是為流量投機,要么就是希望成為“國師”獻策。可是當年托馬斯.謝林,偉大的博弈論者,反而從合作角度,緩解了美蘇爭霸。


    如今,中美的戰略,卻是一堆公眾號獻計獻策,實在是讓人擔憂。


    ——再來提供一個權威信息


    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認為,大可不必擔心金融制裁,因為美國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以他的江湖地位,這顆定心丸別具份量。


    對于市場流傳美國的制裁方案包括要求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禁止中港金融機構使用美元,任志剛不以為然。他強調SWIFT總部位于比利時而非美國,而且是由用家作為股東擁有,并非美國政府說不讓你用就不能用。


    任總對于SWIFT的判斷所言非虛,因為SWIFT曾拒絕英國政府要求制裁俄羅斯,報復俄國在2014年吞并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不過,SWIFT也曾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在2018年遭美國財長努欽警告后,同意截斷與伊朗金融機構的部分聯系。


    另一方面,任志剛亦提到美國是全球最大負債國,中國則是最大債權國,他反問,最大負債國會限制最大債權人在她的市場做投融資活動,或者限制用她的貨幣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