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據國創會創新院與資本實驗室不完全統計,2020年6月全球典型區塊鏈應用案例共161起。其中,數據共享/溯源/安全領域90起,政務/非盈利領域36起,金融服務領域35起。從地域分布來看,中國的應用案例102起,其它國家與地區應用案例59起。 
從行業分布來看,本月區塊鏈應用呈現出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國家外匯管理局“全國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加快應用拓展。
國家外匯管理局自2019年開始“全國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工作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該平臺,并不斷拓展出新的應用場景:
在本月,青島銀行成為山東省內首家上線該平臺直聯的法人級銀行;
廣發銀行直聯跨境金融區塊鏈系統正式上線,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內銀行首次實現該平臺直聯;
工商銀行洛陽分行依托本平臺,成功辦理首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
長沙銀行依托該平臺,已經為19家企業辦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67筆,合計6152萬美元。
總體來看,全國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已經體現出國家級區塊鏈平臺在效率、成本等方面的一體化協同優勢。同時,在疫情導致全球貿易局勢變化的大背景下,該平臺在促進外貿企業融資、外匯管理等環節也已經發揮出重要作用。
第二、區塊鏈輔助疫情下的新冠檢測數據管理。
在本月,區塊鏈抗疫應用共7個。有趣的是,其中3個都指向了新冠病毒檢測數據的去中心化管理:
塞浦路斯的地中海醫院上線區塊鏈醫療數據管理平臺NewHealthLife,用于記錄當地居民的COVID-19檢測結果;
美國UCSF醫療中心附屬公司Circle Medical啟動名為“公民健康鑰匙”的數字身份解決方案,以幫助用戶監測和存儲COVID-19檢測結果;
美國區塊鏈創業公司Kadena推出區塊鏈應用,將為醫療人員與患者交流、存儲COVID-19檢測結果提供一個有安全保障的平臺。
第三、區塊鏈在能源行業各環節發揮作用。
在本月區塊鏈與能源行業的融合案例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電網(國網)公司的多項應用成果:
國網寧夏電力公司成為本系統內接入國網公司能源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國網鏈”),并實現業務數據上鏈和賦能核心生產業務應用的第一家省公司;
國網青海電力公司“綠電感知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將為全省用電客戶提供綠色能源感知服務;
國網衡水供電公司、國網邢臺供電公司已通過搭建網絡通道的方式實現電力數據與政府政務數據的互聯互通,一網通辦業務應用的落地實施。
其實,國網公司早已開始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2019年8月,國網成立了首家央企區塊鏈專業公司;2019年12月,該公司在京發布國家電網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十大場景。此外,在今年6月下旬,國網公司區塊鏈技術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在本月,其它值得關注的案例進一步表明區塊鏈正在與能源行業的各環節進行融合: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與合作機構探索將區塊鏈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西班牙能源公司ACCIONA通過建立基于區塊鏈的注冊中心,保護其能源優化平臺的知識產權;
東京電力公司與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合作,構建基于區塊鏈的系統,用于盈余電力交易;
18家日本大型公司組成跨行業數據合作組織NEXCHAIN,以促進電力燃氣等行業數據共享;中油中船石油銷售公司使用區塊鏈技術重建成品油銷售生態系統。
疫情下的全球區塊鏈應用三大趨勢
5月全球區塊鏈典型應用的三個要點
12家科技公司正在用區塊鏈推動醫療行業變革
AI+物聯網+區塊鏈:10家醫療網絡安全守護者
審視數字加密貨幣背后的陰暗、骯臟與風險
頂級風投a16z:對加密貨幣投資為何如此“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