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決存證難題。
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存證”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比如在版權領域,區塊鏈可以用于電子證據存證,可以保證不被篡改,并通過分布式賬本鏈接原創平臺、版權局、司法機關等各方主體,可以大大提高處理侵權行為的效率。在
金融、司法、醫療、版權等對數據真實性要求高的領域,區塊鏈都可以創造安全、高效的應用場景。同時,區塊鏈由于記錄了所有的交易信息,因此區塊鏈本身就可以形成征信,為實現社會征信提供全新思路。
(二)打破數據壁壘。區塊鏈“分布式”的特點,可以打通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信息和數據共享。與中心化的數據存儲不同,區塊鏈上的信息都會通過點對點廣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個節點,通過“全網見證”實現所有信息的“如實記錄”。在公共服務領域,區塊鏈能夠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探索把房地產數據上鏈,在買房的時候,老百姓只需要到銀行跑一次就可以實現產權過戶。可以預見,隨著“區塊鏈+政務”的落地,跨部門的業務協同辦理將成為常態,以后再也不需要“證明我媽是我媽”了。
(三)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區塊鏈形成“共識機制”,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真正實現從“信息互聯網”到“信任互聯網”的轉變。經濟發展中的很多問題難以解決,很大程度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缺少信任,交易成本高、違約風險大。比如說,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里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區塊鏈可以增強
供應鏈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過鏈上可拆分的電子憑證實現資金的流轉融通,打通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在供應鏈中彌合信任鴻溝。
(四)解決多個主體的協作難題。區塊鏈通過“智能合約”,能夠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從而大大拓展了人類相互合作的范圍和深度。市場經濟是復雜系統,很多行動涉及到復雜的行為主體,如何實現多方主體的高效協同,是經濟發展的共同難題。尤其是在全球語境下,跨境支付、跨境貿易、跨境物流,更是涉及到各個國家出口、進口、運輸、監管等各個方面。把區塊鏈運用于全球貿易,各方都可以同時協作管理,保證所有信息電子化實時共享,從而提高協同效率、降低溝通成本,使得各個離散程度高的主體仍能有效合作。
一言蔽之,區塊鏈通過創造信任來創造價值,具有四個特殊優勢。一是節約時間。信息共享在分賬本上,獲取較為容易。以前可能需要在多個數據庫中查詢,現在只需在一個賬本上查詢。二是降低成本。區塊鏈去中心化,沒有中介環節,交易雙方可以直接面對面,自然節約成本。三是降低風險。區塊鏈是區塊加鏈式的構造,引入了數學上的哈希加密算法,可以避免數據被篡改、造假的風險。四是增加信任。區塊鏈可以在不可信的網絡建立可信的信息交換,讓信任產生無損的傳遞,整個降低社會的摩擦成本,拓展人們的信任基礎,提高合作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