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成功,能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巨人的肩膀”。就像騎自行車和開汽車,同樣的時間,汽車一定跑得比自行車遠。
一個好的平臺會放大一個人的能力,而一個壞的平臺會壓縮一個人的能力。但平臺的力量是只屬于平臺的,在平臺的加持下,再大的成就也不完全屬于個人。
所以,看清自己,不偏不倚,不驕傲,不自卑,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提升自己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
若把平臺當本事,離開平臺后,注定一無所獲。
他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圍坐在一起。一次家族聚會,英若誠突發奇想躲進柜子里,等到別人因為找不見他而亂作一團時,他再從柜子里跳出來,嚇別人一大跳,豈不是很有意思?可沒想到的是,直到聚會結束,也沒人發現他缺席。最后,所有人酒足飯飽離開了,他默默地從柜子里出來,把桌上剩下的殘羹剩飯對付著吃了幾口。在這之后,他悟出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否則就會大失所望。反觀當下,我們常常犯的錯誤就是,在一個位子呆了很久之后漸漸迷失了自己,忘記了事情的本質。眼高于頂,只會一事無成。平臺的成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絕不是一個人的成就。
有一只老鼠,住在寺廟里面,非常得意,它既可以在各層之間隨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豐富的供品。最重要的是,它住在佛像背后,人們燒香叩頭的時候,都紛紛在向它朝拜。它迷戀這種被朝拜的感覺,一段時間之后就飄飄然了,覺得自己很高貴。有一天,一只餓極了的野貓闖了進來,一把將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應該向我跪拜!我代表著佛!”這位“高貴”的老鼠抗議道。“人們向你跪拜,只是因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為你。”野貓譏諷道,然后毫不猶豫地把老鼠吃掉了。是的,我們很多人只是有幸“住在佛像背后”而已。千萬不要覺得在這個位置享受的榮耀,就等同于自己的榮耀。聽得好話多了,聽得阿諛奉承多了,就把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權力、名聲、美譽等通通往自己身上貼。像狗皮膏藥一樣,貼得越久就越難撕下。其實這樣的人,是極其愚蠢的。千萬不要把我們所在位置擁有的東西當成自己的實力。否則,夢境破滅的那一刻,是慘痛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說:“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里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人總會被一時的成績迷惑,從而忘了問自己:離開現在的位置,我究竟是誰?位置是別人給的,地位是被捧起來的,一旦坍塌,自己還有什么樣的核心競爭力?一旦開始這樣思考,就越不能安于現狀,唯有謙遜地求知,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將來有面對變數的勇氣。希望我們都能夠明白:真正值錢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所處的平臺;真正應該不斷增值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借著平臺的風光去炫耀。很喜歡網上看到的這段話:“別把運氣當才華,別把平臺當本事。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有才而性緩,方為大才。”
珍惜所處的平臺,善于學習,不斷修煉,將平臺的資源和優勢轉化成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在成就他人和貢獻社會的同時成就自己,為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智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