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百科 查看內容
    • 2661
    • 0
    • 分享到

    量子互聯網需要哪些關鍵技術?

    2020-6-21 22:38

    來源: 澎湃新聞

    量子互聯網遠景需要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量子計算等領域全方位的突破,鑒于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構建初級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要從這個領域切入實現突破,最關鍵的還是解決上文提到的“距離”問題。

    一方面,要用量子中繼器來取代人工保障的中繼站,利用量子糾纏來實現量子態的遠距離傳送。

    簡單來說,處于糾纏態的兩個量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存在一種關聯,其中一個量子狀態發生改變(比如人們對其進行測量),另一個的狀態會瞬時發生相應改變,仿佛“心靈感應”。

    假設信息的接收方和發送方各有一個光子,他們再各自派出一個與之糾纏的光子作為“中介”,讓兩個“中介”光子在中繼站點糾纏起來,那么兩者手中留下的光子也會形成糾纏關系。

    這過程中,還需要解決量子儲存、量子糾纏操作等復雜問題,與量子計算息息相關。可以說,量子中繼器研究會助推量子計算的發展。

    另一方面,高軌道的衛星可以作為天基中繼站點,覆蓋超長距離的量子網絡。2017年,潘建偉團隊利用世界首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將一對糾纏光子分發到距離1200千米的兩個站點。

    而據WIRED網站報道,NASA計劃在2020年代中后期建立歐洲和北美之間的天基量子鏈路,可能先利用現成的國際空間站進行演示,實現精準時間的糾纏光子分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