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通證經濟——打破壟斷的利器
很多人說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信息高速流通,讓人們傳遞信息更加方便。但事實上,互聯網不但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扁平化,反而加深了信息不對稱。
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以后,每天都會產生海量的數據資源,這些數據需要集中處理、分析,以便更好的作出決策,但是由于互聯網企業的中心化,使得數據成為壟斷。
比如我們看到互聯網時代造就了一批企業巨頭,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淘寶、百度等有名的企業,這些企業把握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在發展過程中吸儲了大量的用戶注意力,吸納了海量的數據,他們也往往宣傳自己秉承互聯網共享、公開的精神來開疆拓土。然而,實際上,他們掌握的大量數據僅僅是存在企業的后臺,是企業的內部資源,不可能進行共享。
由于數據代表利益,企業和企業之間也不會進行溝通協調和數據共享,這樣就導致數據之間是孤立存在的,每個企業的數據都是單獨存在的,事實上形成了數據的孤島,最后讓這個本來金字塔形人吃人的社會經濟模型變成了一個更為瘦體的金字塔,塔尖更小更高而底層更巨大了。
目前看來,只有只有區塊鏈的共識社區的共建模式和信息確權才是未來社會經濟的最合理模式,也能夠讓大家同權,公平合理才會真正彰顯。譬如搜索引擎之百度,網購平臺之淘寶和拼多多,共享單車之摩拜和ofo,網約車平臺之滴滴......這些企業從來沒有把用戶當成是人類,而是把用戶當成了韭菜可以任意宰割。
當下,區塊鏈在政策層面已然熬過寒冬,先是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強調了區塊鏈的重要作用,今年更是把區塊鏈技術納入新基建的行列。并且,部分高校已經開設了區塊鏈課程。區塊鏈,已經慢慢從“幣”的概念中剝離出來了,并且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過去的多年里,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并沒有真正解決過信息壟斷的問題。反而,由于中心化平臺本身已然成為了壟斷信息的大平臺,他們與商家合力更加劇了這種信息的不對稱,人為造成了品牌商、服務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隔閡。
那么,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產物,其最大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具有天然信任,可極大地提升行業效率。能否真正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對市場和用戶的傷害,進而提升整體效率等一系列問題,這是我們要探索和改變這個世界的初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