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定理:對于
區塊鏈系統有三個基本指標,構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
C : Consistency 一致性:在p2p對等網絡系統,它的數據存儲在很多個節點上,在很多節點上的數據能否保持一致。
A : Availability 可用性:系統性能各方面是否是一個可用的系統,如果一個系統的性能過低,它就不是一個可用的系統。
P : Partition Tolerance 分區容錯性:在網絡中,一旦發生故障,這個系統是否具備良好的容錯性繼續運行。
為什么叫不可能三角:在「異步網絡」中,互聯網就是一個典型的異步網絡,而家庭網絡和企業網絡不能算是異步網絡,它們是一個理想的網絡狀態。在網路情況比較復雜的情況之下,我們很難同時完成這三個指標,以
比特幣為例:它要保證一個數據的分區容錯性,一旦節點之間的通信發生故障,它還能繼續的運行下去,那它就要犧牲一定的可用性。一個可用性很強的系統如云服務系統是集中式的,而比特幣并不想做成一個集中式的系統,否則就失去區塊鏈的意義了。當要保持一個分區容錯性的時候,就不得不在可用性上做出一些犧牲,它所犧牲的就是一些性能,它是每十分鐘經過一個區塊, 每10分鐘有足夠的時間把產生的區塊在全網中廣播,這就付出了一個性能的代價,只為了讓節點保持一個一致性。換言之,如果我們設計了一個區塊鏈系統,它的可用性很強,那必然整個網絡就一定帶有中心化的特征的。舉個例子:EOS,它采用21個超級節點來進行區塊的產出,整個網絡中所有的區塊,都是在這21個超級節點中輪換的來生產的,它提升了性能。它不像比特幣,在整個網絡中通過一個工作量的證明,去隨機的選擇一個節點來產生區塊。EOS采用相對中心化的方式來產生的區塊,犧牲了一定的容錯性,但增強了可用性和一致性。為什么犧牲了容錯性呢?因為所有的區塊都是在這指定的節點中產生,那指定的節點如果發生了任何問題,比如一旦受到攻擊,更容易產生數據錯誤,這個就叫CAP不可能三角。另外,在很多學科里都有不可能三角定理。
FLP定理:在網絡可靠,同時又允許存在節點失效的最小化異步模型系統中,不存在一個可以解決一致性問題的確定性算法。
區塊鏈網絡中的數據是最終一致性的,也就是主鏈確認。
節點必須是獨立驗證的,應該是弱交互或無交互驗證。
每個節點都要保存獨立完整的賬本數據才最安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