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正式獲工信部批復創建
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城市,這標志著廣州在發展區塊鏈產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強鏈”:夯實產業政策基礎
2017年12月,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布全省首個“區塊鏈十條”政策——《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從適用范圍、培育、成長、平臺、應用、技術、
金融、活動等多個環節對區塊鏈企業或者機構進行重點政策扶持,旨在打造國內創新能力和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
2018年3月,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式獲批建設首個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這是繼
上海張江、
南京雨花臺后國內第三家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也是國家工信部首次和唯一明確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
2019年10月,廣州印發《廣州市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實施意見(2019-2021年)》,引導行業骨干企業選擇醫療健康、
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制造、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條件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應用。
2020年5月,廣州發布《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引導行業骨干企業選擇醫療健康、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制造、版權保護和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條件成熟領域開展產業化應用。
“建鏈”:打造產業發展引擎
實施區塊鏈產業生態構建工程,引導形成“大企業建生態、小企業進生態”協同共進發展格局。廣州市與京東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引入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旗下的國產區塊鏈“至臻鏈”,發揮其自主核心技術優勢,提供促進中小微技術企業發展、優化營商服務環境的平臺技術服務,協同產業鏈上下游打造
區塊鏈生態,幫助企業的供應鏈科技升級與產業數字化轉型。與騰訊、阿里巴巴、
百度等區塊鏈行業龍頭接洽,力爭引進培育若干國內領先且具有核心技術的區塊鏈龍頭企業。
2017年7月,
廣東省內首家區塊鏈行業協會——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正式成立,統籌布局重點建設4大平臺1個基地(即區塊鏈通用開發平臺、區塊鏈雙創平臺、區塊鏈檢測平臺、區塊鏈產業服務平臺和面積10萬平方米的區塊鏈創新基地)。
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緊抓數字“新基建”的重大戰略機遇,推動骨干企業加快打造區塊鏈基礎設施資源池,孵化面向交通、衛生健康、食品藥品等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具有安全穩定區塊鏈產品的行業重點企業。截止2020年5月,廣州已集聚區塊鏈企業約400家,涵蓋金融、政務、民生、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在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三批共730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名單中,廣州共39家41個案例入選,居全國前列。
目前,廣州培育了廣州區塊鏈國際創新中心、黃埔鏈谷、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區塊鏈未來空間等四大載體,基本形成區塊鏈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區塊鏈底層應用開發及應用服務商產業集群。
“用鏈”:塑造融合應用之魂
堅持政務信息化、行業應用市場“兩手抓”策略,推進形成齊頭并進、開拓創新的產業發展態勢。
政務信息化方面,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著力打造“易鏈通”智慧交易平臺,通過嵌入“標信通”App,使用“易鏈簽”“易鏈保”等應用工具,實現業務指尖辦理為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白云區發出全國首批可信教育數字身份(教育卡),融合采用國產密碼、區塊鏈等核心技術,構建“可信教育身份鏈”。2019年3月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正式上線。
行業應用方面,開展
區塊鏈項目征集并評審出15個優秀應用案例,涉及商品溯源、電子政務、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面向全社會進行市場應用示范推廣。國內首個采用
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的項目——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外立面變更設計服務項目近日順利完成電子評標。廣州率先推出“政策公信鏈”,被評為“2018可信區塊鏈十大案例”之一。搭建全國首個電子發票區塊鏈平臺“稅鏈”,2018年12月,廣州黃埔華苑大酒店開出了全國首張升級版區塊鏈電子發票。多個領域的試點應用加快區塊鏈技術大規模產業落地。
下一步,廣州將在區塊鏈創新發展領域繼續前行,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力爭打造成為國內區塊鏈產業集聚區、創新引領區、應用先行區。
一是推進形成“一核多區”的發展布局。統籌全市區塊鏈產業發展布局,推進黃埔區打造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城示范區,鼓勵天河區等軟件實力較強的區域重點發展區塊鏈相關的底層平臺研發創新,引導荔灣、越秀、南沙等區大力拓展區塊鏈在政務、醫療等領域應用場景供給。
二是加快提升自主可控的創新能力。密切跟進公有鏈底層平臺開發,重點發展
聯盟鏈的
以太坊平臺,構建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平臺。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圍繞區塊鏈產業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支持區塊鏈企業壯大為行業標桿企業;開展分層分類服務科技創新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行動,跟蹤服務一批區塊鏈創新企業;支持區塊鏈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
三是努力構建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支持有條件的區先行先試,加快區塊鏈和
人工智能、大數據、
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在政務、金融、產業以及教育等領域開放一批
區塊鏈應用場景,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商業模式,推出一批區塊鏈規則和標準體系。組織開展區塊鏈行業應用場景示范工程,遴選一批區塊鏈在醫療健康、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防偽、網絡協同制造、版權保護交易、電子證據存證等成熟應用并推廣示范。深化與騰訊、京東等行業龍頭合作,發展BaaS(區塊鏈即服務),集聚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加快豐富區塊鏈行業應用。
四是不斷優化健康發展的產業環境。加強區塊鏈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引進支持力度,針對區塊鏈技術重大創新團隊給予連續滾動重點支持。支持舉辦高規格的區塊鏈“賽”和“展”,強化行業協作交流。加大區塊鏈科普宣傳力度,面向傳統企業和相關公眾普及區塊鏈知識,引導社會各界正確認識新技術、接受新技術、應用新技術。推動建立區塊鏈行業監管機制,加快推進合規技術研究,規范區塊鏈行業發展環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