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在太空使用低軌高通量衛星以實現高帶寬低時延寬帶覆蓋,從而達到與地面移動通信類似的效果,所以本質上衛星互聯網就是通信和衛星的技術拓展。在太空中的衛星就不存在地面通信設施受到地域、環境、成本的影響,它在組網后就可以實現全面應用范圍無死角。在這個概念的設想中,我們可以利用高頻毫米波無線電信號,發射一系列(數千個顆以上)的近地軌道衛星,為全球任意一個地點提供低延遲、高速寬帶網絡服務。對此,如果5G是二維地圖上的高速公路,那么衛星互聯網就是三維的飛機航線,所以它的應用更為廣大,且市場更為寬闊。簡單來說,那就是消費者的手機都是直接連接衛星,而非目前的各種通信基站。
那么,衛星互聯網真的會顛覆5G嗎?答案是不會的。高可靠、低延時是5G網絡的重要特性,而這兩點是衛星通信無法做到的。以馬斯克Starlink衛星寬帶為例,其網絡延遲大概在 20ms-35ms 之間,這個延時接近現有4G網絡(10-20ms),可實現實時通信和網絡游戲等場景,但無法替代5G。此外,可靠性方面,Ku/Ka等衛星通信波段存在雨衰問題,簡單說,就是如果用它輔助汽車駕駛,陰雨天可能會有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