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
四川省蒲江縣壽安鎮的居民徐先生出現咳嗽發熱,就近在縣醫院就診。與以往不同的是,徐先生的診斷數據被打上了“隱形標簽”。在
區塊鏈技術的幫助下,
成都市三醫院的專家參與線上會診,很快排除了徐先生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我們地方上醫療資源少,沒想到這次能直接讓省會醫生看病。”徐先生回憶起那次就醫體驗仍感到新奇。成都市三醫院的遠程醫療平臺,使得醫療資源欠發達地區的醫院也能對疑似病例進行快速診斷。
區塊鏈遠程醫療平臺有何不同?中國網安區塊鏈研發中心總經理安紅章解釋說:“診斷收益和數據收益的分攤、醫療事故責任和數據泄露責任的界定,是遠程醫療的堵點,這些障礙的本質是各醫療機構之間相互不信任,而區塊鏈就是用于解決信任問題。”
以去中心化、高度透明、不可篡改為顯著特征的區塊鏈,為解決數據真偽、責任界定等問題提供了方案,而這把信任的“鑰匙”不僅僅用在了遠程醫療方面。回顧疫情之初,個別地方出現處理捐贈物資低效、管理混亂等問題,如何實現防疫物資的全流程信息透明成為挑戰,而
區塊鏈技術能夠讓捐贈的每一步可被追溯、監督。
疫情期間,馳援
湖北的浙大二院急需一批遠程會診的視頻協作設備。2月15日,
杭州城云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調集資源,捐贈了支持遠程會診的視頻協作設備。這一捐贈信息的每一個流轉環節,都被詳細記錄在由趣鏈科技和中國
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發起的一個區塊鏈平臺上。
“區塊鏈的特性是一旦發布就不可被篡改、刪除,一筆捐贈讓社會各界能夠充分監督。我們還完善捐贈信息的內容,引入物流單、物資實拍、捐贈明細等多維度的信息公開方式,確保證明信息的有效性。”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張帥說。
據了解,在
山東、
河北、
廣東等地,還出現了搭載區塊鏈技術的疫情防控平臺,而疫情信息的上鏈則強化了信息報送責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