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電子合同“零接觸”簽約,在
供應鏈上下游間建立互信機制,暢通資金鏈產業鏈化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區塊鏈助力復工復產企業降本增效。
過去,因涉及信息交換、保密管理、合同簽訂,招投標工作一直在線下完成。近期,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區塊鏈正試水成為線上交易信息的“保險柜”。
2月10日,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上線網上開評標系統,實現“云上招投標”。系統上線3天就完成7個交通建設項目11個標段的在線開標工作,參加投標企業50余家,交易金額達16.2億元。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開標組織處處長李國仁說,從企業投標、專家評標到公示結果的12個交易環節,所有電子數據打上了不可更改的“時間戳”,交易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讓疫情期間凍結的工作逐漸恢復。“過去100家投資企業現場組織開標需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現在只需要10分鐘”。
疫情期間,許多中小微企業資金鏈緊張,復工復產面臨困難。
“受疫情影響,公司復工復產延期,應收賬款也未能按期回款。公司主要原材料鋼材的采購都是全款,導致一季度流動資金比較緊張。”
山東魯電線路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柳京濤說。此后,公司通過國網
電商公司的供應鏈
金融服務平臺發起貸款申請,并根據系統指引上傳了采購訂單、應收賬款單據等材料,成功貸款200萬元。
國網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棟說:“由于企業每次貸款的操作記錄都會同步存證于金融機構,可及時發現風控事件,規避‘以一貸多’的金融風險,讓信任轉換為信心。利用
區塊鏈技術,我們實現了電網供應鏈上的企業信息共享、透明及流程可視化,讓中小微企業獲得精準化金融支持。”
除了融資、招投標等方面的應用,
北京、
浙江等地還出現了債權債務平臺、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信貸“綠色通道”的區塊鏈落地,為復工復產提供了新思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