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時代:從此虧錢更容易!
這兩天提前進入五一放假狀態,所以對新聞反應有點滯后,大家多擔待。不過這樣也好,免得你們老是喊我“金融界最快的男人”,搞得我在某些場合,十分尷尬。你懂的,有些詞,很容易被誤會。昨天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正在去彪哥家里吃火鍋的路上。沒有第一時間寫,一是因為要開車,騰不出手來。二是因為,這個消息對我來說一點都沒什么增量信息,這都是預期之內的事情。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核心,很早就定下來要往注冊制方向邁進。不論是此前的科創板,還是債市的注冊制,還是昨天宣布的創業板的注冊制,都是在這個改革大方向下的逐步落地方案。
我看很多媒體昨天都顯得很激動,甚至有些沸騰。但我覺得大家其實沒必要跟著興奮,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既定的總體方針。改革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更多也是中長期的。特別地,在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里,注冊制的最終走向,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回想一下去年推出科創板時市場的火熱,再對比一下這一年科創板股票大部分的走勢,你會發現,真沒啥好激動的。本次創業板實行注冊制的幾個與投資者最密切相關的具體政策包括這些都是抄科創板的作業,沒啥新意。其他內容還包括對于企業上市的指標要求,對于中介機構的要求等,都有重大調整,內容就不贅述了。
大方向來說,注冊制毫無疑問更符合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它將上市公司的估值定價權完全交給市場,公司能否上市,上市價值幾何,幾乎完全由市場說了算。這是美國市場實施很多年的被證明成熟的資本市場的典型特征。但在中國實施注冊制,我認為至少有三大問題監管需要面對:注冊制的核心不是公司可以隨便上市發行股票,而是監管機構有義務制定嚴格的信息披露機制與投資者保護條款。如果上市公司出現造假舞弊或者其他有損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其對應的懲罰,必須達到“嚴刑峻法”的程度。否則,造假成本太低,退市公司太少,注冊制就失去了其核心價值。就是把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的功能交還給市場,由市場參與者決定哪些公司可以享受高估值,哪些公司應該低估值甚至直接退市。如果沒有法制基石作為強大保障,差的公司退不了,爛的公司不斷上,這畫面是不是有點美?
很多人很疑惑,為什么中國GDP十年漲了這么多,但是A股的點位卻一直徘徊不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完善的退市制度。公司上了,再差也賴著,尤其是國企。水池子不斷變大的情況下,往池子里注入再多水,也不能保證水位不斷升高。如果要以“嚴刑峻法”保證注冊制真的發揮其價值發現的作用,那么對于存量公司特別是大量國企的監管立場將如何轉變?這是在中國特色資本市場推行注冊制難以回避的問題。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垃圾公司即便上市,也會迅速被做空力量盯上。市場通過做空,會同樣實現“負面價值發現”,揪出那些劣質公司。做空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制度安排。而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向來是不鼓勵甚至事實上在某些股票或者某些時段是限制做空的。這樣的基礎制度的缺失,如何對接新的注冊制?類似的還有t+0。無論科創板還是創業板的注冊制,都明確設定了投資者進入門檻,所謂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這樣的制度安排,出發點毫無疑問是保護非成熟投資者免遭市場波動帶來的虧損風險。
然而,這樣的條款,是否與注冊制真正隱含的市場化方向相一致?監管替代投資者做出決定,是否意味著監管跨越了單純的市場“守夜人”的角色?投資者保護,不是暴力規定哪些人能進入市場,哪些人不能。通過資金門檻將投資者分為三六九等,是非常不符合市場化改革邏輯的。真正的投資者保護,是嚴格落實法制化,強化信息披露,完善交易制度,加強加重違規違法處罰。一旦出現嚴重侵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就要重罰,罰得傾家蕩產,追究刑責,這才是對普通投資者最好的保護。
最后,有一條規律幾乎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越成熟的資本市場,散戶投資者就越少。單從這個指標來看,中國的資本市場,離成熟還有相當的距離。注冊制實施后,越來越多的質地良莠不齊的公司將進入資本市場。這樣的結果,必然是越來越多的散戶被動會被消滅。因為,一旦條件寬松但退市較慢之后,缺乏投資能力的散戶,將更大概率踩坑。
亦因此,作為散戶投資者,我認為大家不要為注冊制歡呼。更應該審視一下自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