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是指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變化的影響,所產生的經濟危機。
據了解世界石油市場曾經歷了三次石油危機,導致油價暴漲、世界經濟增速放緩。
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3-1974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歐佩克組織為打擊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從3美元/桶上漲到了13美元/桶,漲幅超過300%。這次石油危機引發了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且沖擊了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石油作為政治武器開始出現。
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1980年。1979年年初伊朗爆發革命,伊朗和伊拉克開戰,石油日產量銳減,石油價格上漲了250%,導致西方主要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此輪危機發生后,消費國大力壓縮石油消費、加強本國油氣生產、加快發展替代
能源,世界石油供需結構開始改變。
第三次石油危機爆發于1986-1991年。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伊拉克原油供應中斷,石油價格上漲了470%,拖累了世界經濟增長,低油價間接導致蘇聯解體,歐佩克在世界石油供應側的比重下降。石油價格的決定主體從歐佩克轉為歐佩克和國際壟斷資本相互抗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