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五糧液數字化轉型項目啟動。五糧液和IBM牽手將在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先科技方面進行深入的合作應用。這也是繼茅臺、洋河之后又一高端白酒借助區塊鏈進行產業升級。
在區塊鏈解決產品供應鏈溯源方面,很多企業都開始紛紛嘗試,騰訊、京東、華為、IBM等企業都推出過相應的解決方案。可以說,我國區塊鏈供應溯源進入高速發展期。

五糧液與IBM的合作于去年就開始了。去年12月27日,五糧液與IBM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就合作進一步,五糧液落實將借助IBM豐富的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和技術,按照“年輕化”“低度化”“數字化”“國際化”的創新思維,帶動酒業乃至及“大機械、大物流、大包裝、大金融、大健康”五大板塊快速有序發展,助力五糧液構建“智慧商業”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茅臺相比,五糧液的區塊鏈進程稍顯慢了些。早在去年5月28日的貴陽數博會上,茅臺得到貴州省委黨委與騰訊CEO馬化騰的背書。騰訊CEO馬化騰表示,未來基于云端的、融合了區塊鏈技術的聯網防偽方式,要遠比依靠防偽商標的傳統防偽方式更為有效。區塊鏈技術是一個中性的存在。它像是一個賬本,可以記錄所有的交易數據,可以用于驗證信息的真偽。
3月26日,在2018全球區塊鏈杭州高峰論壇上,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負責人張輝透露,去年年底螞蟻金服正式和國酒茅臺進行了合作,提供茅臺酒打假服務。螞蟻金服提供了關于國酒茅臺的正品防偽溯源的基于區塊鏈的服務系統。目前該系統正在內線公測,預計今年會上線。螞蟻金服開發區塊鏈茅臺打假系統 今年內上線。
張輝表示,該項目是一個線上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的技術和茅臺自身線下物理商品的防偽技術的結合。基于茅臺自身針對于茅臺酒關于瓶蓋內RFD的防偽,包括新型設計的二維碼、明碼以及暗碼、溯源碼及紙張的設計,實現理綁定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綁定,從而完善區塊鏈物理商品可信的溯源服務。
洋河在區塊鏈防偽追溯方面也是早早地入場。2017年6月,洋河與京東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各個方面開展深入的合作,正品溯源技術合作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借助京東的正品溯源技術,消費者可以全程追蹤夢之藍?手工班產品的流通過程。消費者通過使用升級后的安卓版京東APP掃描RFID防偽標簽或者在京東各客戶端訂單詳情頁中查看品質溯源信息,可以看到這瓶酒從釀造、生產、流通的全過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追溯編碼、區塊鏈碼、查詢次數、原產地、生產日期、出倉時間、配送簽收時間等等。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高端白酒企業,區塊鏈供應鏈溯源領域,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嘗試。去年12月14日,沃爾瑪、京東、IBM、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加強食品追蹤、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的合作,提升中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為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的成立,旨在確保品牌企業的數據隱私同時,幫助他們整合線上線下食品安全追溯和質量管理渠道。加入聯盟的企業將能利用區塊鏈分享信息,計劃中還包括他們可以根據需求和已有體系選擇基于標準的最佳追溯方式。這將極大地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并向零售行業引入新技術,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的食品環境并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IBM“綠色地平線計劃”全球研發負責人、中國研究院副院長董進博士表示,“區塊鏈是一項頗具前景的技術,能夠提供必要的透明度,以提升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水平。這是IBM對此項技術深信不疑的根本原因。”

區塊鏈技術尚處于發展不成熟的早期階段,距全面落地應用尚有不小距離。酒行業可以說是搭上了區塊鏈落地應用的首班車,商品防偽溯源上的應用,是區塊鏈目前不多的落地場景之一。
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的副理事長、溯源鏈創始人王鵬飛表示,通過對區塊鏈技術的深入研究,將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的區塊鏈技術和溯源相結合。在第三方機構、政府、消費者與技術多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四位一體,實現區塊鏈技術產品防偽和可追溯領域上的應用。
在王鵬飛看來,雖然區塊鏈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但在防偽溯源方面會大有可為。他說:“除了食品安全,防偽溯源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功能: 倉儲信息處理:原輔料、添加劑、食物、藥材的處理記載入出庫信息,入出庫數量、批次處理不一樣類型材料,批次信息及報表有關供貨商信息為向上溯源供應依據。除去最直接對溯源技術有市場訴求的領域外,高單價、數量少的商品,如奢侈品、藏品,都可以受益于區塊鏈溯源技術,實現正品保證以及提高交易雙方的信任度,最大限度縮小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溯源鏈正是基于這樣的想法建立起來的,未來為更多的企業服務。
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巨頭,騰訊、京東、華為、阿里巴巴等在這一領域也早有布局,并推出了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
在騰訊的解決方案中,提到“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由于數據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這可確保參與各方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區塊鏈技術可以避免供應鏈糾紛。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于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松舉證與追責。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產品防偽。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可根除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
京東的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商品防偽追溯、貿易融資等方面。“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存在大量交互協作,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自環節各自系統中,缺乏透明度。信息的不流暢導致各參與主體難以準確了解相關事項的實時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影響供應鏈協同效率。當各主體間出現糾紛時,舉證和追責耗時費力。未來企業市場范圍越來越大,物流環節表現出多區域、長時間跨度的特征,需要智能高效的防偽追溯能力。區塊鏈技術通過提供完整流暢的信息流、不可篡改的簽名認證機制,可以實現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精準追溯和充分信任,天然地適用于供應鏈管理。”
華為在供應鏈溯源方面,旨在樹立公信力,構建真實交易。區塊鏈技術依托其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交易可追溯以及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機制,可以很好的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方在數據被篡改時產生的糾紛,實現有效的追責和產品防偽。供應鏈溯源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食用產品(肉類、蔬菜、水產品、嬰兒奶粉、中藥材等);第二類為高檔消費品(名貴酒類)和高端藝術區(文物、珠寶等);第三類為文件證書產品(房產證、學歷證等),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全部納入追溯體系,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鏈條可追溯體系。
阿里巴巴在供應鏈溯源似乎走得更快更遠。早在2017年3月阿里巴巴就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用于跟蹤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整個流程。隨后,2017年11月,阿里旗下天貓國際宣布升級全球原產地溯源計劃,未來將覆蓋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3700個品類,14500個海外品牌,也將向全行業開放,賦能整個行業。最近,阿里巴巴澳大利亞分公司宣布,它準備推出一個名為“Food Trust Framework(食品信托框架)”的新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提高供應鏈的可追溯性。
區塊鏈供應溯源系統雖然在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亟待解決,但其價值還是值得肯定和關注的。隨著各大公司紛紛入鏈,標志著我國區塊鏈供應溯源的發展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文 | 內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