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玄武實驗室的信息安全人員宋凱透露,其實很多虛擬貨幣交易在過程中都出現過安全問題,事后的解決方案大多是回滾,也就是將交易數據回溯到攻擊之前的狀態。這樣的補救措施只能使用戶賬戶中擁有同樣數量的新幣,但因為攻擊導致BEC幣價大跌,事實上,用戶并沒能真正挽回損失。
近日,
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開發者Alex Van de Sande公布了的一項有關“保險池”的提議,他認為這個方案能夠降低網絡分裂的風險——由于智能合約代碼漏洞造成資金凍結的事故,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分歧,從而帶來分裂網絡的風險。
Van de Sande是以太坊Mist瀏覽器團隊的領導者,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創建一個存有專用保險資金的“贖回合約”(recovery contract)能夠降低個人或組織通過爭議性硬分叉來獲得部分或全部因為代碼漏洞而失去的資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Parity的多重簽名錢包合約代碼庫爆出漏洞之后,錢包中價值3.2億美元的以太坊(ETH)被凍結,維持在無法花費的狀態。
不過,Van de Sande的提議最具爭議性的部分應該是其涉及了為超過51.3萬ETH發行贖回代幣的計劃,即因合約代碼庫錯誤鎖定在Parity多種簽名錢包中的以太坊數量。
arity團隊表示無意通過爭議性硬分叉的方式取回資金,因此,Van de Sande認為他的這項計劃將會讓受害者(包括大多數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成為這個新基金的利益相關者。這樣一來,這個保險池的創立將更有機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