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創投·區塊鏈: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曾先后掀起投資狂潮,您認為區塊鏈與云計算、大數據有何不同?
周平:區塊鏈在技術上有兩個關鍵點很重要,一個是共識機制,解決的是你這個交易是不是有效;第二個是智能合約,解決的是我們按照什么規則來交易。
但是相比于互聯網,區塊鏈技術的普及還受到一個重要制約,就是它的門檻高,很難懂。區塊鏈的業務邏輯和云計算、大數據也不一樣,云計算、大數據是解決是IT自身的問題,也就是用IT解決IT的問題。具體來說,云計算是解決IT的利用效率問題,大數據解決的是數據的價值問題。但是區塊鏈不同,它是用IT解決業務的問題,因此區塊鏈對業務的改造是更深層次的。
人民創投·區塊鏈:由于區塊鏈成為投資熱點,區塊鏈技術人才奇缺,動不動就身價百萬。目前區塊鏈人才的培養情況您怎么看?
周平:目前既精通區塊鏈開發,又精通業務邏輯的人才并不多,而如何將區塊鏈的優勢與業務結合,是開發優質區塊鏈應用的關鍵。所以,區塊鏈人才選擇更關注同時精通區塊鏈開發與業務的人才,而這一部分人才也是目前稀缺的。
人民創投·區塊鏈:區塊鏈最近炙手可熱,在區塊鏈技術標準上,從全球范圍來看,有哪些進展?
周平:目前全球有三大標準化組織,一個是ISO,也就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覆蓋范圍很廣;一個是IEC,也就是國際電工委員會;還有一個是ITU,是國際電信聯盟。具體到區塊鏈,目前主要是ISO在制定標準,ISO在2016年9月就成立了針對專門區塊鏈的技術委員會ISO/TC 307,目前已有八個標準立項,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什么是區塊鏈、怎么用區塊鏈、如何管理區塊鏈。
人民創投·區塊鏈:在區塊鏈的監管上,哪些國家做的相對好一些?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
周平:目前對于區塊鏈技術本身,全球主要國家都沒有監管,都是在鼓勵創新和探索應用。如果說有監管,那應該說的是對應用的監管,尤其是對代幣的監管。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區塊鏈并不是發幣的必要技術條件。在對發幣的監管上,我國出臺了明確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經濟環境、發展階段的不同,全球各國對于代幣的認識、性質界定和采用的監管措施存在較大差異。對于代幣的性質界定,有大宗商品、證券、財產等種類,監管方式包括稅收、交易所審批制、礦場管制、沙盒監管等方向。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各國對于代幣的監管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監管普遍相互獨立,普遍將區塊鏈技術看作一個獨立技術加以鼓勵,而對代幣則區分看待。
人民創投·區塊鏈:在全球標準層面,對于區塊鏈技術是如何界定的?
周平:按照國際標準中的界定,區塊鏈被看做一個新型的基礎設施。ISO針對區塊鏈的國際標準中提供了一個架構,其中有平臺層,也有API層。在IT領域,一個東西如果規定有API的話,那就是一個基礎設施,就像互聯網一樣。在這個標準架構里,區塊鏈有三個接口,其中一個是外部接口,用來接非區塊鏈系統,還有一個用戶接口,還有一個監管接口,很明顯這體現了基礎設施的特點。這是目前ISO對區塊鏈的界定。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標準也是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至于以后區塊鏈的界定會演化成什么樣,現在還很難下定論。
人民創投·區塊鏈:我國在區塊鏈相關標準的制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周平:在區塊鏈的國際標準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提出的。中國在這方面的貢獻很大,對此世界各國也都認可。標準是公益性的,誰都可以拿來用,但是區塊鏈也存在標準之爭,這是因為標準背后一定會站著技術專利,對于各國企業來講是個戰略高地,哪國在相關標準上的貢獻大,哪國企業在相關領域就占據優勢;哪國在標準上有話語權,也就意味著哪國企業在事實上就對相關領域有主導權。
人民創投·區塊鏈:區塊鏈能夠有效防篡改、實現可追溯,因此有人認為它能徹底解決交易的信用問題,您怎么看?
周平:區塊鏈的典型特征是防篡改、防偽造、可追溯、透明化,對于解決在數字空間中交易的信用問題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區塊鏈的這些典型特征是有時空限制的,就是說它必須要在一個封閉的數字空間中才能實現,同時數據的真實性不需要通過現實空間中的相關機構驗證。
人民創投·區塊鏈:為什么區塊鏈沒有獲得規模應用,在這些方面存在哪些挑戰?
周平:現在有一些區塊鏈的應用,但暫時無法大規模應用,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和挑戰。一個技術的成熟度還有待提高,未來還需要進一步解決高并發的性能問題等問題。二是新型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這涉及到區塊鏈的惡意使用問題。例如,在區塊鏈公有鏈中,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信息很容易被獲取,可能違反與隱私和數據安全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隱私信息的泄露也會帶來詐騙相關問題。三是區塊鏈防篡改、防偽造功能是有時空限制的,這個我們剛才講到過;四是對技術認知的問題,區塊鏈的技術門檻比較高,至少在目前,區塊鏈是一個只有程序員才能看明白的游戲。此外就是剛才提到的,區塊鏈的規模化應用還缺少關鍵環節,這個關鍵環節就是要讓虛擬空間的“人們”能夠用簡單的方法實施交易。但是對于區塊鏈,現在大家仍然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想象,未來會有一個數字空間,在這個數字空間中,每個有智慧的人都可以在里面進行交易。那么這時候原來現實世界中保障交易公平的機構可能就不適用這個數字空間,而區塊鏈技術則很可能會起到替代的作用,解決數字空間中公平交易的問題,因為它具有防篡改、防偽造、可追溯、透明化等顯著特點。
人民創投·區塊鏈:目前許多企業都在積極嘗試和探索,您認為區塊鏈在應用上最先取得突破的會是哪些行業?
周平:這個不太好說。區塊鏈沒有普及應用有幾個原因,第一是技術門檻過高。目前的區塊鏈的現狀,很像當年WWW技術沒有出來之前的互聯網。我國接入互聯網很晚,第一封電子郵件還不是通過電子郵箱發送的,是通過命令行的方式。換句話說,當時在互聯網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上,技術門檻很高,區塊鏈目前就是這種狀況。第二,在應用普及方面,區塊鏈還缺一些類似WWW那樣的核心關鍵技術,還沒有解決讓普通人容易使用的關鍵問題。第三,目前設想的很多應用場景還有待檢驗,包括存證、溯源、供應鏈、精準扶貧等,還有很多暫時無法回答的質疑。
對于區塊鏈應用的突破和落地,我個人的看法是,哪些行業可以最先突破,誰都不敢輕易預測。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十年前最頂尖的企業和現在是不是已經換了一批。可以想象,未來十年,伴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又是另外一種局面。我個人感覺,未來十年,在數字空間中特定場景下,可能會誕生一批突破性的企業。區塊鏈也很可能帶來許多改變,包括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改變。
人民創投·區塊鏈: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上,中國的優勢和機會在哪兒?
周平:現在區塊鏈最大的機會還是在應用上,誰先在應用上取得突破,誰就會占據主動。目前在區塊鏈應用探索的規模上,我國是走在前列的,許多行業都在引入區塊鏈,許多資本進來推動探索,所以區塊鏈的發展還是比較快的。目前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全球領先、區塊鏈專利數量也是全球第一,這是我們的優勢。有了這些基礎,我想我國在區塊鏈應用上率先取得突破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