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蘇州上線“口罩線上預約”服務,50萬個以上的樣本同時搖號,保障搖號公平公正的正是
區塊鏈技術。
作為國內首個經國家
金融工程實驗室測評通過的自主安全可控區塊鏈底層平臺“梧桐鏈”的研發主體,由相城區蘇州高鐵新城與同濟大學校地合作成立的蘇州同濟區塊鏈研究院,為“口罩公證搖號”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
早前,該院研發的區塊鏈公證搖號系統已在購房選房、車位選擇、學校招生等多個場景中得到應用。“一般房產購買資格搖號樣本數都在1000個以下,而這次口罩搖號是50萬個,甚至政府提出了一次性可以承擔100萬個樣本的要求。”負責此次搖號系統開發的軟件工程師說,此前國內任何一家區塊鏈企業都未曾開展過如此大量并發需求的應用場景。
10名研發人員5天時間,完成“公證搖號系統”。“
區塊鏈技術的介入,可實現樣本的隨機分組排序,并讓搖號過程中產生的每組結果可根據時間戳追溯查驗,且無法篡改,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蘇州同濟區塊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區塊鏈技術在公證領域的應用只是相城眾多應用場景之一。三年來,相城已經陸續開放了金融服務、
物聯網、
供應鏈金融等多個應用場景。
在目前初具雛形的
區塊鏈生態基礎上,相城將多領域推進應用場景落地。“今年計劃推出30個
區塊鏈應用場景,包括供應鏈金融、財政專項資金監管、電子證照、
公益事業監管、政府審計、國有資產監管、司法存證、知識產權保護等具體場景,鼓勵扶持區內區塊鏈企業發展。”相城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巫曉慧介紹。
未來五年,相城區將通過區塊鏈技術與
數字貨幣、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在交易結算、貿易融資、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征信風控等方面開展應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將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民生領域的應用開發,真正實現變“群眾跑”為“數據跑”,提升政府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民生的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