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臉書發布《天秤幣白皮書》,稱該項目將會服務于全球支付和結算。白皮書發布后,引來全世界關注。美國眾議院
金融服務委員會在半個月內連續召開了三場聽證會,聽證會上許多業界人士猛烈抨擊天秤幣,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發出的代表性觀點認為,“像支付和結算這樣的基礎設施不應該讓大型銀行或大型科技公司來控制,相反,美聯儲和其他監管機構需要繼續成為銀行創新的領導者。”
反對臉書推出天秤幣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穩定幣屬于高風險
數字貨幣,會出現價值波動、保密和隱私、反洗錢、KYC、消費者保護和金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20]在這些問題尚未解決之前,不應該獲準發行。[21]二是各國害怕天秤幣發行機構會威脅到央行的地位。德國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指出,“國家主權的核心要素是發行貨幣,我們不會把這項任務留給私營企業。”[22]國際機構如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國際清算銀行(BIS)等紛紛表示,應該與國際盟友保持密切聯系,防止天秤幣成為替代貨幣,德國、法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的監管機構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