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投資人徐小平、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波場TRON項目創始人孫宇晨(自左而右)皆為幣圈名人。(視覺中國/圖)
全文共7569字,閱讀大約需要17分鐘。
2017年末,有好事者制作了“幣圈撲克牌大佬”,大王、小王是神秘的中本聰和“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李笑來、寶二爺、吳忌寒、長鋏、孫宇晨等上榜者,大都是早期的布道者。
2016年達沃斯經濟論壇期間,寶二爺被邀請參會。他以為就是一幫兄弟坐在那里吹牛聊天,于是就穿著大褲衩和拖鞋去了。
區塊鏈的火熱,讓李啟雷措手不及。最初,他們背著雙肩包,四處拜訪客戶,客戶沒興趣。但僅僅半年后,他們公司就成備受追捧的“區塊鏈獨角獸”。
文 | 南方周末記者 王偉凱 羅歡歡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杉杉
2018年3月,寶二爺在美國硅谷購置了一套百畝大的莊園。一個月后,他將標有“韭菜莊園”的牌子掛在大門上。在莊園的一角,他開墾了一小片土地,種上了綠油油的韭菜。

▲寶二爺韭菜莊園的一角,種著一片韭菜。(杉杉/圖)
“韭菜莊園”的名字多少有點自嘲的意味,但卻也恰如其分。寶二爺是幣圈鼎鼎有名的人物,真名郭宏才。他早年在山西平遙賣牛肉為生,過去四年卻因挖礦炒比特幣而時來運轉,成了客居硅谷的新貴。
他的暴富神話仍在幣圈流傳。而他本人則在大洋彼岸的莊園里苦思冥想如何換種新奇的活法。“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花100個比特幣,買一張去往月球的門票。”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到了晚上,地球上的朋友一抬頭就能看到我,哥們就在上面住著,不回來了。”寶二爺對自己的這個想法很得意。
如果換作當年賣牛肉那會兒,可能沒人會在意他的胡言亂語。但現在,他是各類幣圈峰會爭相邀請的嘉賓,成了炒幣神話的一部分。
造就寶二爺暴富神話的是2017年開始席卷全球的炒幣狂潮。與十年前相比,比特幣價格漲了百萬倍,并衍生出近兩千種新代幣,市面上流通的總幣價一度超過7000億美元。
人人都在談比特幣,人人都在學區塊鏈,唯恐被這個按了快進鍵的時代拋棄。在國內外一些論壇上,經常會聽到一些操著蹩腳英語的中年大媽用兩個英語單詞表達自己的態度——All in,也經常能看到一些年輕小伙將“梭哈”二字印在胸前。
很多人談論比特幣和區塊鏈時,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令他們躁動不安的,只是推動這股浪潮的財富神話和科技神話。
但布道者知道該說什么,他們避免過多討論財富,而是極力描繪未來的宏大圖景,聽著讓人振奮卻又不知其所以然。
他們將區塊鏈視為足以顛覆互聯網的最具革命性的技術,將Token視為繼股票、證券之后的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品,宣揚去中心化的比特幣將重構世界格局。當中國政府加大監管力度時,他們甚至傷心地宣布:中國失去了超越美國的機會。
也許這確實是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本意。十年前,當全球正備受金融危機的困擾時,2008年11月1日面世的比特幣白皮書,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系統”。
但投機者的登場將之變成了一個野蠻的圈錢游戲。整個2017年,風投、傳銷者、股票操縱者、微商、騙子紛紛入場,重構這個圈子的游戲規則,讓這場科技、金融實驗,演變成全球范圍內的財富狂歡。
這像極了《烏合之眾》里的那句名言:“在那些精神有點異常、好興奮的、半癲狂的、處在瘋狂邊緣的人中間,最容易產生領袖。不管他們堅持的觀念和追求的目標有多么荒誕,他們的信念都是如此地堅定,他們對任何理性的思維都無動于衷”。
2011年12月,科幻作家長鋏在知乎上給一個迷茫的大學生留言,讓他把手上的6000元全部買成比特幣,然后忘掉這回事,五年之后再看。這個留言獲得了25792個贊同,在幣圈里廣為流傳。
當時比特幣的價格是3美元,5年后比特幣飆到了730美元,漲了240倍,如果那位大學生采納了長鋏的建議,他的6000元在5年后就變成了144萬元。到了2017年12月,比特幣的價格甚至突破了2萬美元。
長鋏本名劉志鵬,2000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那時他才16歲。他曾經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
他從2010年開始接觸比特幣,與好友吳忌寒將比特幣白皮書翻譯成中文,后來創辦中國最大的比特幣咨詢網站,撰寫大量介紹比特幣的文章和書籍,是中國最早的比特幣布道者之一。
“我還算是一個比較有名氣的科幻小說家吧,但是我小說的所有讀者加起來,也沒有知道那個留言的人多。”2018年4月初,長鋏在杭州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幣圈從不缺乏預言,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所有數字貨幣,大都是一張寫著預言的白皮書。只不過,說的人多了,人們也就堅信預言能夠成真。
硅谷風投教父Tim Draper最近給出自己的預言,2022年,比特幣將漲到25萬美元,2014年時,他曾成功預言比特幣將在3年內漲到1萬美元。寶二爺覺得Tim Draper的預言太保守,他認為2022年比特幣能漲到100萬美元。
“我就天天講,比特幣能漲到100萬美元,講著講著自己也信了,假的也成真的了。”寶二爺認為,比特幣的世界里沒有老大,“我要做老大,就要天天宣傳它”。
神秘的中本聰從未露面,但幣圈急需偶像。1994年出生的“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就成為了不二人選,他所創辦的以太坊是僅次于比特幣的第二大數字貨幣,圈子里將他稱為“V神”。他在推特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被幣圈奉為經典。
波場TRON項目創始人孫宇晨就是受到預言的召喚進入幣圈的。2013年,他正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法學碩士時,被《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所吸引。報道說,比特幣是一個不受管控,去中心化的東西,可以用來買披薩,比美元還值錢。
那一年,比特幣從大約十美元飆到了一千多美元,漲了一百多倍,這讓孫宇晨激動不已。當時,在美國的一些論壇上就流傳著一個預言:2020年,比特幣將取代美元。
孫宇晨在費城買了幾個比特幣。當時還沒有交易所,街頭交易時,雙方各自提著筆記本電腦。對方把幣打到他的賬戶里,他把美元交到對方手上。交易完成后,孫宇晨興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慶祝解鎖一項新技能,擁有了一枚比特幣。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老司機要發車了,再不坐就坐不上了。”孫宇晨激動地向南方周末記者講述,“等博士畢業都2016年了,老司機的車都開到火星了。”
如今,在幣圈深耕多年的孫宇晨已然成為預言本身,他在2017年下半年發行的波場TRON項目總市值最高時達到200多億美元,交易量一度直逼比特幣、以太坊,位居全球第三。
2017年年末,有好事者制作了一個“幣圈撲克牌大佬”,根據影響力對他們進行排名。大王、小王是神秘的中本聰和“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李笑來、寶二爺、吳忌寒、長鋏、孫宇晨等上榜者,大都是早期的布道者。
2016年,寶二爺的名號還沒有打出來,很多人不認識他。不過,那一年達沃斯經濟論壇期間,他被一個項目方邀請參會。那時,他還不知道達沃斯到底是干什么的,以為就是一幫兄弟坐在那里吹牛聊天,于是就穿著大褲衩和拖鞋去了。
結果,保安不讓他進場。后來,項目方出面協調,他才進入會場。環視一周,大家都西裝革履,露腿的只有他和穿裙子的女主持。
主持人介紹他時,說是中國礦主。會場上,很多人都在質疑比特幣和區塊鏈,這讓他很不爽,于是狂噴那些人。只有一個紐約來的人做過區塊鏈,認為他說得好。
現場視頻流傳出來后,寶二爺火了,成了幣圈的代言人。
“那個視頻一傳開,連我自己都信了,效果很好,我都感覺我是個人物了。”寶二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以前他只認為挖礦是一門生意。
誰也沒想到,到了2017年,這門生意陡然做大了。在一系列財富神話和科技神話的吹捧下,區塊鏈、比特幣席卷全球,引發了一輪炒幣狂潮。誰都不想錯過這趟高速列車。
2017年上半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意為首次貨幣發行)成為最為火爆的投資項目。沒有門檻,沒有監管,只要發白皮書,幣價就會迎來十倍、百倍的增長。在那時,做ICO的依然還是幣圈早期的人,或者是從傳統互聯網殺進來的技術大牛。
當時的幣圈并未被外界所接觸,投資ICO的人除了幣圈的人之外,也僅限于一些科技愛好者。那個時候,引領風潮的依然還是這批早期的布道者們。
李笑來就曾為多個全球知名的ICO項目站臺,這些ICO如果想進入中國市場,就需要通過李笑來這樣的名人來做背書。
孫宇晨曾擔任瑞波(Ripple)的中國區負責人,并在IDG資本、瑞波(Ripple)創始人的支持下成立銳波公司,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廣瑞波(Ripple)的分布式清算和智能合約技術,但未能打開市場。后來,他把比特幣、瑞波幣給他帶來的財富用于開發“陪我”APP,走上了傳統的互聯網創業之路。
不過,這款APP始終沒有能做成爆款。孫宇晨的同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剛成立“陪我”APP時非常艱難,融不到資,孫宇晨早年通過持有比特幣、投資瑞波(Ripple)所獲得的財富,也都投到這款APP了。
后來,在ICO火爆的時候,孫宇晨重新殺回了幣圈,推出了波場TRON項目。不過,波場TRON項目也被質疑是全球最大的“空氣幣”。
“如何理解空氣幣?這是一種對區塊鏈領域融資方式的誤解,在這個領域中,只可能先募資,再發展,包括以太坊項目在內的很多成功項目都是這樣起步。”孫宇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長鋏曾經與吳忌寒搭檔做幣圈咨詢網站——巴比特。據長鋏介紹,當時選擇做巴比特的時候,是參考了互聯網早期的經驗,當時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是風頭最盛的項目。不過,這個經驗無法在幣圈復制,由于流量小,巴比特一直在艱難地維持。
其間,吳忌寒退出巴比特,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
在ICO火爆期間,長鋏也做了自己的ICO。2017年6月份,他們上線了比原鏈,號稱是要做一個去中心化的資產登記、流通網絡,聯通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目前,比原鏈的總幣值高達9億美元,穩居全球幣種的前30名。
當年7月份,投資界名人薛蠻子也高調入場。當時,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合影,薛蠻子摟著李笑來的肩膀,坐在同一張餐桌旁,開懷大笑。上面配的文字是:“@李笑來,我終于找到爭取財富自由之路啦!哈哈哈!”
外界都以為那是薛蠻子第一次接觸幣圈,但據孫宇晨介紹,像這樣的嗅覺靈敏的“天使投資人”早在2014年就開始接觸幣圈,只不過一直都處在觀望狀態。
到了2017年8月底,幣圈的氛圍卻變得異常緊張。
不斷有媒體釋放監管信號,一些線下的論壇被突擊檢查,圈子里還盛傳許多幣圈名人已經逃往海外。幾天之后,一個新詞在幣圈產生:94幣災——9月4日當天,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文,明確規定ICO屬于非法融資行為。
此后一兩天,絕大部分的幣價都開始大幅下跌,整個幣圈哀聲一片。在當時,不少幣圈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年時間用于蟄伏,應對接下來的熊市。
但很快,幣價卻開始逆勢上揚,比特幣一度從4000美元飆到了2萬美元。很多人開始私下討論,監管層并不知道如何監管幣圈。一個更具煽動性的口號也被人熱議:數字貨幣是全球性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憑一己之力將其滅掉。
時隔7個月,回想那段時間,寶二爺也沒有想到劇情會反轉那么快。
監管政策出來時,他非常緊張。此前,ICO在國內泛濫,成為門檻最低的圈錢機器。已在幣圈有一定影響力的寶二爺做了一個“ICO黃埔軍校”,專門孵化ICO項目,因此監管對他來說極具威脅。
“我的天呢。我要去宣傳這個政策,大家都清退,誰也別想跑路。誰要是跑路,大家都完蛋。”寶二爺在硅谷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回憶。
后來,他在廣州、深圳、杭州等地做“ICO普法中國行”,去安撫他所孵化的項目。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讓大家把94政策集體朗讀一遍,在廣州時用粵語讀,在山東時用山東話讀。在深圳時,有一個女孩用rap的方式朗讀,那段視頻在圈子里也流傳甚廣。
局勢逆轉之后,幣圈盛傳,有境外財團在市場上運作,最終將幣價拉升起來。但在寶二爺看來,幣價的回升是和整個市場的結構有關。
當時,除了比特幣之外,市面上還流通著1200多種數字貨幣,這些幣被統稱為“山寨幣”。寶二爺當時判斷,央行打擊的是ICO,受影響的只會是通過ICO發行的山寨幣,比特幣則不受影響。這樣一來,持有山寨幣的人會換成比特幣,比特幣會更加搶手。
后來,比特幣果然上漲,他也干脆把“ICO普法中國行”改為了“比特幣中國行”。
那個時候,誰都不愿意與政府對著干,紛紛選擇了退幣。交易所開始響應國家號召,將總部搬到境外,ICO推廣平臺則直接關閉;幣圈大佬們有的選擇禁言,從社交平臺上消失,有的直接跑到了國外,極力撇清自己與ICO的關系。
那時外界還盛傳一些大佬已經被邊控,或者跑到海外的就打算再也不回來了。寶二爺當時發了一個既調侃、又壯膽的朋友圈:“先抓李笑來,再抓郭宏才。”表明自己將不會逃往海外。
“沒有人被邊控,也沒有人回不去,大家都是自由的。”時隔半年后,寶二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我現在雖然在美國,但是隨時也都可以回去,我辦的是旅游簽,綠卡還沒有辦下來。”
孫宇晨當時也跑到了硅谷,一度被傳是跑路。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當時由于監管政策出臺,國內的發展空間被壓縮了,就去硅谷開辟海外市場,并且建立了海外團隊。
這一次博弈,最終以“區塊鏈”的粉墨登場而宣告暫時休戰。
幣圈的人意識到,繼續高調談幣已經不再現實。于是,人們開始想到那個幾乎已經被忘記的、艱澀難懂的詞——區塊鏈。
2017年11月,知名投資人徐小平的一段微信聊天記錄流出。在那段聊天記錄里,他熱情洋溢地贊美區塊鏈,稱“區塊鏈革命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徐小平的表態引起了眾多創業者的響應。
2018年春節,一個名為“三點鐘區塊鏈無眠群”的微信群橫空出世,幣圈第一次在社交平臺上釋放出強大的能量,以致讓很多人都似乎患上了區塊鏈焦慮癥。
這個微信群聚集了科技界、投資界,甚至娛樂圈、文化圈等各界名人、大佬,每天變換著花樣討論區塊鏈如何改變世界。
當時,微信群里掀起了一場區塊鏈與“古典互聯網”的大討論。后者是誕生于該群的新詞,主要指時下依然熱門的大數據、共享經濟、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對他們來說,一切非區塊鏈的,均是古典。
在討論中,圍繞區塊鏈,人們談到宇宙、神學、宗教、哲學、物理學等各個領域。360董事長周鴻祎潛水一段時間后,實在忍不住,就冒出了一句話:“我怎么覺得自己猶如白癡?在和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對話。”
快的創始人陳偉星也在群中。他早已在幣圈全面投資,眾多交易所、錢包、區塊鏈媒體都有他的身影,他也迅速晉身為幣圈新貴。
2018年4月2日,陳偉星生日那天,他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party,幣圈大佬李笑來、老貓、BM等人紛紛到場,助陣的還有20家財經媒體、區塊鏈媒體。
寶二爺曾在三點鐘群里,但很快便被踢了出去。當時群里有規定,只能談鏈不能談幣,但是寶二爺一上來就高調表示,沒有幣的鏈,是被閹割的鏈。有鏈,必有幣。
這讓群里的人很反感,覺得寶二爺是一個唯利是圖的投機者,破壞了區塊鏈的名聲,遂將他踢出了群。后來,他又被人拉進了群,但看到別人天馬行空地爭論著,自覺無趣,就自己退了群。
“我依然認為區塊鏈的功能只有兩個,一個是炒幣,一個是開會。”寶二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自己并不懂區塊鏈技術,但是他認為群里的那些討論將區塊鏈捧到天上,無非也是為了炒作這個概念,然后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討論,韭菜養高了,再去收割。
在他看來,傳統的投資進入寒冬,投資人投的項目很多連A輪都熬不到,投進去的錢都打了水漂。而幣圈正是一片投資熱土,這些傳統投資人才會高調地進場,目的依然是割韭菜。
那時,騰訊在幾年前發布的區塊鏈方案白皮書也被翻出來炒作。也有區塊鏈自媒體整理出了一份區塊鏈專利排行榜,螞蟻金服位列榜首。螞蟻金服的公關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他們也沒想到自己一下子就上了頭條,不得不被動進行公關。
“區塊鏈”的火熱,讓趣鏈科技創始人、CTO李啟雷博士措手不及。2016年初,他和朋友創辦趣鏈科技,但一直到2017年9月份,公司都不溫不火。
最初,他們背著雙肩包,四處拜訪客戶,客戶們認真聽完講解,往往回之以微笑:你講的很好,但我們聽不懂,也沒興趣。但僅僅半年后,他們的公司就成為備受追捧的“區塊鏈獨角獸”,每隔幾天就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人和慕名者登門拜訪。
對于這股熱潮,李啟雷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它確實普及了區塊鏈;另一方面,成千上萬“區塊鏈項目”的出現,一下子把這個概念給玩壞了。
被玩壞的還有“白皮書”。只要發幣,就會有白皮書,但白皮書往往沒有實質內容。在圈子里,只要一談白皮書,就會讓人警惕起來:這個人是不是要發幣,割韭菜?
作為一家區塊鏈技術服務商,趣鏈科技本應該有自己的技術“白皮書”,但是為了避嫌,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白皮書改成“用戶手冊”,供用戶下載使用,這讓李啟雷覺得很荒誕。
當區塊鏈這個高冷的技術被炒作成人人都可以談、人人都知道的名詞后,這個行業的門檻也就被拉低了。那些來自“古典互聯網行業”的人,通過成熟的資本、公關運作,從殺進來到晉身成大佬,可能只需要幾天時間。
香港上市公司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是其中一個代表。春節期間,借著火爆的“三點鐘”微信群,王峰創辦了火星財經,并迅速推出“王峰十問”的訪談節目,訪談對象不乏朱嘯虎、陳偉星、曾鳴、薛蠻子等當時風頭正盛的人物。
火星財經上線僅26天,就獲得了數千萬的融資,喊出來的估值高達1.5億元。這并未結束,王峰還聯合發起了“世界區塊鏈大會”。
這個大會在2018年4月24日、25日在澳門召開,號稱是萬人盛會。還有眾多影視、娛樂明星,如鄧紫棋、華少等前來助陣。
南方周末記者曾采訪過數十位在澳門、新加坡等地搞過傳銷大會的人,他們在看了這些宣傳冊之后,都表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外界看來,陳偉星等人的入場,吹大了區塊鏈的泡沫;但在幣圈來看,他們普及了區塊鏈。
“機構投區塊鏈項目,有些人可能覺得不靠譜,但陳偉星投,人們就會信,他畢竟做成了快的,這么聰明的人,總不可能去搞傳銷吧。”孫宇晨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膨脹后的幣圈魚龍混雜,對區塊鏈五花八門的解讀,也隨著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區塊鏈媒體被傳播出來。

▲2016年5月20日,成都,一種叫DGC的虛擬貨幣在成都街頭小巷進行宣傳。(視覺中國/圖)
“大概估算了一下,十分之九的人會認為區塊鏈是一種金融創新,這其中也會有一半的人認為是分布式賬本。”長鋏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時說。他曾經撰寫過多本書籍,系統闡釋他對區塊鏈的理解,在他看來,與他理解相吻合的人,不到十分之一。
所以,他覺得自己依然有必要去發聲,去寫東西,做講座,傳播自己的觀點。長鋏對區塊鏈解釋時,會用幾個生僻的詞,比如“不可能三角”“熵增熵減”“熱力學第一定律”等。
其中,“不可能三角”是指安全、去中心化、效率三點不能同時共存。他在剛提出這個觀點時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嘲諷是在故弄玄虛。區塊鏈火爆之后,人們開始思考他的觀點。
“有些創業者找我,說自己的項目多么厲害,別人5000年也追不上。我一聽就覺得滿滿的民科氣。我讀科技史,最大的感受就是偉大的公司是降低科技門檻的。”孫宇晨說,區塊鏈技術依然處于早期,所以目前做社群經營,依然非常重要。
趣鏈科技是少有的一家完全沒有幣圈背景的區塊鏈公司,他們的創始團隊大部分都是浙江大學的教授、博士,他們有自己對區塊鏈的理解,但很難被幣圈所認可。
“一開始我們的模式不被認可,投資人說,你們就是做一個分布式賬本,說到底還是給銀行、金融機構打工,是沒有辦法融資的,人家發幣的項目,都已經發大財了。”李啟雷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這讓他們覺得很奇怪,他們的團隊把比特幣白皮書和所有代碼都看了一遍,翻來覆去也沒有發現中本聰說過區塊鏈就要發幣。他們不否認Token的價值,但是Token并不等于“發幣”,他們將Token技術應用在電子票據上,以減少企業間的財務成本。
“一會說顛覆銀行,一會說顛覆信用體系。我們的立場其實還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整個技術還處于早期,距離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還有一段時間。”李啟雷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區塊鏈還是要服務實體經濟的。”
盡管沒有走發幣的路,但趣鏈科技最終活了下來。他們的客戶已經做到十幾個商業銀行,業務也擴大到光伏項目、養老金、租房轉售平臺等。2017年年底,他們獲得超過一億元的融資,新的融資也將馬上到位。
目前,趣鏈的估值被推到了15億元了。李啟雷略顯尷尬地表示:“這個估值確實有點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