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是2003年爆發的非典型肺炎,都碰上了春運。面對這類可以通過人傳人且無特效藥的疫病,最有效的對抗方法莫過于采取隔離措施,阻斷可能的傳播途徑。但作為此次疫情中心,
武漢今年春節期間有500萬的人員流動,這500萬人中到底有多少病毒攜帶者?他們又與多少人接觸過?這些都很難確定,又如何進行有效隔離?
于是,武漢封城,全國各地人民被要求居家自我隔離,這是在現階段無法精準識別潛在病毒攜帶者時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但卻也因此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
為了盡可能準確地甄別潛在的病毒攜帶者,很多互聯網公司推出了確診患者的全國同乘查詢服務。但這類服務的篩選范圍非常有限,僅能查詢在火車、高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接觸確診患者的人員,而無法覆蓋其他場所和渠道。
在萬物互聯時代,如果集合所有公共場所攝像頭、通訊運營商、信用卡以及支付寶等各類手機App采集的數據,確定任何一個人的行動路線都不是難題。但問題在于,如何整合這些數據?就算能夠整合,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不泄露,促使人們自愿地如實上報自己的行程,從而提高篩查效率和準確度?針對這一問題,Conflux研究院認為
區塊鏈和密碼學技術或許能夠解決。
通過密碼學里的“私有集合求交”技術(“私有集合求交”的問題描述可以抽象為兩個人—— Alice 和 Bob ,各有一個集合,他們希望在不把集合內容告訴對方的前提下計算這兩個集合的交集。目前已有很多成熟解決方案。)可以篩查比對每個人與確診患者行程交集的同時,確保用戶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但如何調動用戶積極性,讓用戶愿意將個人行程數據上鏈?Conflux給出的答案是:能提供證據證明有確診患者接觸史的疑似患者優先接受檢測和治療。
不談其中涉及的倫理與資源分配問題,在面臨醫療資源短缺的現實中,如何避免偽造個人行程以換取優先權?這時候就會用到區塊鏈了。只要采用區塊鏈存證的做法將用戶的行程信息上鏈,避免信息被篡改的風險。
通過將密碼學技術與區塊鏈結合,將現有的“確診患者同乘查詢”擴展到更大范圍、更多渠道,精準有效地采取隔離措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