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95年的信息互聯網,一開始我們有了電子郵件,之后有了世界性的因特網,而
比特幣實際上是價值互聯網的首個應用,也正是它催生了
區塊鏈技術。
我們在區塊鏈平臺上可以建立很多的應用,也許是匯款的系統,也許是
供應鏈,也許是提升政務效率的系統,也有可能是解決土地歸屬權的問題,這個應用也有可能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全球經濟活動當中來,所以這應該是下一代的互聯網平臺所在。
今天的區塊鏈,確實有很多借題發揮的炒作。說到泡沫,我覺得有三種不同的泡沫:
3.關系到整個區塊鏈,這個不是泡沫,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種子,這在將來會成為一個經濟操作和運營的系統。
就像第一代互聯網一樣,區塊鏈不是由政府管理的,而是自下至上、自我組織的生態系統管理。很多事情還需要完善,比如需要更好的研究、更好的政策環境、需要標準——這點非常關鍵。對于一些
區塊鏈應用來說,標準制定的過程很糟糕,比特幣就是一個例子。
而信息互聯網當時有清晰的標準,比如有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在某些時候,需要監管。但有時候代幣只是代表一種效用,能夠讓人們可以進行分享,或者是可以代表自然資產,這種就不應該被監管,不應該被禁止,應該被鼓勵。所以說到監管的時候,我們需要微型的手術,而不需要大張旗鼓。
一百年前的倫敦,汽車剛剛興起。英國政府有一個新的法律叫做《紅旗法》,如果你現在有汽車的話,你必須要有人走在你的車前邊,拿著紅色的旗子,這樣就不會嚇到其他的馬。這就是《紅旗法》,這樣的監管傷害了英國汽車的發展,英國汽車行業沒有得到真正的騰飛。我覺得政府也要非常謹慎和小心,既要保護投資者、消費者和民眾,同時要讓技術繁榮發展,推動創新型經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