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
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已成為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利器。各地政府和單位如何正確選擇應用場景,踏實有效地落地政務區塊鏈,避免資源浪費和“為了上鏈而上鏈”,成為擺在當前學術界和產業界面前的重要問題。
在近日舉辦的中關村大數據日活動上,中關村大數據產業
聯盟、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聯合
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區塊鏈+政務應用藍皮書(2019)》。該藍皮書梳理了全球主要國家和我國各地區塊鏈相關政策、
區塊鏈技術發展特色與成就,以及區塊鏈在政務方面出現的一些案例。
藍皮書主編、久其軟件研究院院長錢暉用“背景、應用、內容”這三個關鍵詞解讀了藍皮書核心內容。他表示,加速技術落地應用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此次發布的藍皮書以區塊鏈+政務應用為對象,盤點諸多業內相關政策、技術與應用,重點梳理政府在治理體系與能力建設、監管架構與職能建設、公共服務與平臺建設等場景與應用方向,將為業內外區塊鏈關注者和用戶提供應用參考。
錢暉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還需要加大“自證清白”“多方互信”“資產上鏈”這三個領域的技術攻堅。“自證清白”技術將使數據存證、保真進一步提升;“多方互信”將進一步促進智能合約的可操作性;“資產上鏈”是更為底層的技術,可推動物聯信息數據的自動收集,促進
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發展。
據介紹,目前國內區塊鏈企業達2.9萬多家,區塊鏈平臺企業有4000多家,且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我們缺乏重量級的專利,且目前區塊鏈底層技術都是國外的,中國要在底層技術方面加強自主創新。”錢暉指出,“技術創新形成更多成果,也將帶動區塊鏈創業和新業態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