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分布式消息隊列技術標準發布,推動云原生中間件技術應用落地
2019-12-13 10:54
來源:
CAICT_CHINA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云原生技術在各個行業的蓬勃應用,企業的IT基礎設施、中間件以及應用開發架構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企業業務規模不斷擴張和快速迭代發展,作為應用開發中承上啟下的中間件的質量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技術架構的命運。云原生時代的中間件也從業務耦合度高、不能為最終用戶帶來直接價值的傳統中間件,發展成了功能獨立、耦合度低、組件模塊化的云原生中間件,成為實現高性能、高可用、高伸縮性和最終一致性的分布式應用開發架構的關鍵部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結合當前云原生時代企業對于中間件的實際需求場景,規劃了云原生中間件標準體系,并于12月11號舉辦的OSCAR年會上,發布了國內首個分布式消息隊列技術標準——《分布式中間件服務技術能力要求 分布式消息隊列》。
分布式消息隊列作為系統間相互協作的通信機制,通過高效、可靠的消息傳遞,降低應用之間的耦合性,實現高效的數據交換,保障了分布式網絡環境下的高可用和一致性, 常用于應用解耦、異步通信、流量削峰、日志收集、緩存更新、數據同步、事務最終一致性等典型場景。
《分布式中間件服務技術能力要求 分布式消息隊列》作為云原生中間件系列標準中首個發布的標準,適用于指導云服務商建設分布式消息隊列產品,同時規范了分布式消息隊列的評估方法。標準主要從應用能力要求、消息隊列功能要求、運維支撐能力要求、安全能力要求、性能要求、適用場景六個方面加以規范。
分布式消息隊列服務需要具備多語言支持、消息自定義、開放API、消息順序性、流量控制等功能。其中開放API功能要求了要為開發人員提供基于消息隊列開發應用系統的接口,利用開放API以編程方式檢索和操作信息;要求分布式消息隊列支持多語言客戶端;消息自定義功能允許客戶根據業務需要和屬性規則設定自定義消息;流量控制功能通過對消息生產或消費速率的控制達到適應網絡質量的流量控制。
主要描述了消息隊列為上層分布式應用提供數據交換通道的功能豐富性,決定了用戶能否最大程度上的實現按需供能、開箱即用,進而縮短項目周期、降低成本。本部分主要從延遲隊列、死信隊列、重試隊列、消費模式、訂閱方式、消息回溯、消息堆積、消息過濾、投遞語義支持、事務消息、消息路由、優先級隊列、消息追蹤共計14個功能點提出了規范及要求。
該部分對消息隊列產品所依賴的資源調度和監控能力進行了規范和要求。此項要求服務應具備容器化支持、彈性伸縮、監控警告、高可用性、日志管理消息跨地域復制等運維功能。
消息隊列服務需具備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命名空間等安全功能。要求在客戶端與服務端連接時進行身份認證,實現對客戶端的讀寫操作進行權限控制。同時還要能夠提供加密功能對重要或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來保證消息數據的安全。通過命名空間對存儲配額、流量控制、消息過期策略進行控制。
在不同應用場景下進行測試,對吞吐量、時延、集群加速比三個指標進行考量。測試包括在指定并發數和消息大小的前提下,分布式消息隊列在不同場景下的吞吐量;在指定隊列數、并發數和資源數前提下,分布式消息隊列的請求響應時延,如消息的生產時延、消息的消費時延、端到端的時延等;通過對同樣場景的測試任務,觀察增加資源后性能指標的加速情況,驗證性能增速和資源增速之間的比值。
分布式消息隊列在進行性能測試時應區分不同業務場景,在進行測試時需根據自身業務模型選取至少一種業務場景進行性能測試,具體性能指標需要根據業務場景來確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會持續緊跟云原生領域風向,密切關注云原生中間件技術的發展,對云原生中間件服務提出要求,引導服務貼近產業實際需求。未來將繼續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做好云原生中間件領域標準體系的設計規劃,持續深化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技術規范和能力要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